1.乔娟的学术成果

2.向周恩义同志学习作文

3.名人经历挫折后成功的例子!

乔娟的学术成果

6月5日,豆油现货价格为6200元_8月26豆油价格

1. 乔娟、李秉龙、康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著作,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出版,31.5万字,科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

2. 乔娟、李秉龙《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53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2006年8月。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 李秉龙、乔娟、王可山《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著作,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6年3月

4. 李秉龙、张立承、乔娟、曹宏民《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著作,30万字;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出版,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4年

5. 颜军林、乔娟、陈劲松《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中的“中国柑桔国际竞争力”,著作,2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通讯著作

6. 乔娟《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著作,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出版,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2年11月。该著作于2004年12月获得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2004年首次评奖,“专著类”提名奖

7.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著作,2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1996年

8. 《农业经济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45.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1月,参编2万字(第四章农产品期货市场)

9. 《农业标准化知识读本》“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知识读本丛书,编著,18.2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9年6月,主编1/2(乔娟、周云龙)

10. 《市场营销学》营销学系列教材,编著,40.6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2008年4月,主编2/2(陆娟、乔娟)

11. 《市场营销学》21世纪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系列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5年3月,主编1/3

12. 《畜牧业经济管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编著,45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

13. 《市场营销学》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编著,3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编2/8

14. 《现代期货市场学》编著,50万字;经济管理出版社ISBN2003年,参加

15. 《市场营销学》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ISBN2000年,独立主编

16. 《市场营销学》本校教材,编著,20万字;1998年,2/3

17. 《市场学原理与农产品贸易》编著,20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1995年,参编 1. 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探索与争鸣》43-45,2009(2),通讯作者

2.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中国畜牧杂志》23-26,2008年第44卷第8期

3. “中美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传导关系比较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7-93,2008,13(2),通讯作者

4. “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31-37,2008.2,通讯作者

5. “中美棉花期货市场功能比较分析”《价格月刊》67-70,2008.4,通讯作者

6. “中国豆油期货市场功能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79-84,2008.4,通讯作者

7. “质量投资模型下的安全食品生产实体决策行为分析”《技术经济》74-77,2008年第27卷第5期,通讯作者

8. “国际垄断对中国大豆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69-73,2008第27卷第6期

9.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农业展望》38-40,2008.6,第二作者

10.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现状及前景”《农业展望》38-42,2008.3,通讯作者

11. “肉牛产业加速下滑急需出台扶持政策”《中国畜牧杂志》6-9,2008年第44卷第10期,第四作者

12. “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中国食物与营养》31-34,2008.7,第三作者

13.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中国畜牧杂志》10-13,,2007年第43卷第6期

14. “国有农场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系统的构建”《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2,通讯作者

15. “中美棉花期现货市场价格之间传导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国物价》23-26,2007.10,通讯作者

16. “食品安全: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购买意愿和行为研究——北京市消费者调查” 《2007年中国青年农经学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0,通讯作者

17. “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3,通讯作者

18. “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4,通讯作者

19 “农户社会资本及其对借贷行为的影响”《乡镇经济》2007.12,通讯作者

20.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7.4

21. “世界小麦的生产与贸易”《生命世界》2007.9,通讯作者

22. “中国大豆进出口与豆油、豆粕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农业展望》,通讯作者

23.“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专辑》2007.6,第二作者

24. “东北大豆优势产区国际竞争力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通讯作者

25.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条件探讨”《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3

26. “中国大豆市场竞争性实证分析:1998~2004”《中国农村经济》2006.2,通讯作者

27.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现货市场条件分析” 2006年全国中国青年农经学会论文集《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0

28.“贸易政策调整与中国大豆进口”《新疆农垦经济》2006.5,通讯作者

29. “构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制约因素及建议”《理论探讨》119-120,2006.6,通讯作者

3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畜产食品的安全问题”《饲料科技与经济》2006.10

3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中国牧业通讯》2006.21,18-22

32. “解读“7+1”模式”《饲料科技与经济》2006.6

33. “我国实施畜产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限制因素及对策探讨”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6.12

3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 第九次全国畜牧业经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畜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10

35. “论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导刊》2005.4

36.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百年农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9月

37. “我国生鲜食品超市业态成长的限制因素与对策分析”,《财贸经济》2005.9,通讯作者

38. “新“零售之论”理论与生鲜食品零售业态演化”,《财经科学》2005.9,111-117,通讯作者

39. “中美棉花价格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287-29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0月,通讯作者

40.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与国内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11,通讯作者

41 “中国大豆竞争力国际比较” 《世界农业》2005.9,通讯作者

42. “进口冲击下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3,通讯作者

43. “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5.6,通讯作者

44.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世界农业》2005.2,通讯作者

45.“生鲜食品超市的业态成长:限制性因素与对策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05.4,通讯作者

46. “中国优势奶牛产业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黑龙江A县和山西B县为例”,《新疆农垦经济》2005.3,通讯作者

47. “中国鲜苹果在其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9,通讯作者

48. “我国苹果在其主要进口国或地区的竞争状况分析”,《北方果树》2005.5,通讯作者

49. “中国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及建议”,《中国禽业导刊》2005.12,第三作者

50. “中国大豆期货市场运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调研世界》2005.1,通讯作者

51. “论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52.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粮食经济》2004.9,通讯作者

53.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探讨及相应对策”,《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

53. “中国水禽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7-8

54. “中美小麦成本和价格比较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科技管理》2004.4,通讯作者

55.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效果分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04.9,通讯作者

56.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通讯作者

57. “比较优势与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与区划》2004.3,通讯作者

58. “WTO规则下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调研世界》2004.9,第三作者

59. “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11,第三作者

60.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 meat products”,《中国、欧盟、以色列持续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宣读,中国北京》2004.3

61. “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

62.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第二作者

63. “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国际比较”,《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3.1第66期

64. “畜产品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畜牧业经济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3

65. “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加入WTO后的两岸农业—投资与贸易》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7,第二作者

66. “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

67.“中国牛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

68.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1世纪展望》韩国光州?全南发展研究院2003.12

69. “结构调整要效益优先——各省市区主要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农民日报》第八版2003.11,第三作者

70.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7

71. “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宣读》2003.10

72. “中国柑桔鲜果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2.11

73.“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研世界》2002.10

74. “中国柑桔鲜果国际竞争力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通讯作者

75. “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通讯作者

76. “肉与世界主要出口国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2.01

77. “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四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第二作者

78. “肉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气象出版社2002.1

79. “中国大豆为何陷入困境”,《调研世界》2001.10

80. “中国主要家畜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1.7

81. “中国主要新鲜水果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0.12

82.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调研世界》2000.7,第二作者

83.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不断萎缩的原因探析”,《调研世界》2000.1

84. “论我国水的经济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7

85.“简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农业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5

86. “论棉花产销市场化及其政策选择”,《调研世界》1999.5,第二作者

87. “对我国水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1999.3

88. “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中国粮食经济》1998.8

89.“论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食品安全与比较优势》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7

90. “发育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意义与对策”,《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2

91. “影响我国统一农产品市场发育的成因与对策”,《学习与探讨》1998.1

92.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原因”,《农业经济问题》19.10,第二作者

93. “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农产品市场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19.5

94. “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19.10,第二作者

95. “论农业税收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调研世界》19.5,第二作者

96. “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 ,第二作者

. “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19.2,第二作者

98. “论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第二作者

99. “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趋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第二作者

100.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第二作者

102. “发展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障碍与对策”,《粮食科技与经济》1996.1

103.“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提高对策”,《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104. “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第二作者

105. “初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第二作者

106.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思考”,《农经理论研究》1995.2

107. “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第二作者

108.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第二作者

109. “市场经济与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110. “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9,第二作者

111. “论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农经理论研究》1994.2

112. “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

113. “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14.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二作者

115. 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第二作者

116. “海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农业经济》1992.5

117. “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118.“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第二作者

119. “浅谈增加农业投入及其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

120. “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第二作者

121. 李秉龙、乔娟“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趋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CSSCI

122.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

123. 乔娟“发展我国粮食期货交易的障碍与对策”,《粮食科技与经济》1996.1

124. 乔娟“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提高对策”,《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125. 李秉龙、乔娟“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

126. 李秉龙、乔娟“初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

127. 乔娟“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思考”,《农经理论研究》1995.2

128. 李秉龙、乔娟“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29. 李秉龙、乔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

130. 乔娟“市场经济与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131. 李秉龙、乔娟“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9

132. 乔娟“论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农经理论研究》1994.2

133. 乔娟、李秉龙“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

134. 乔娟、李秉龙“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35. 李秉龙、乔娟“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36. 李秉龙、乔娟“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

137. 乔娟“海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农业经济》1992.5

138. 乔娟、李秉龙“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139. 李秉龙、乔娟“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12

140. 乔娟“浅谈增加农业投入及其对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

141. 李秉龙、乔娟“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

向周恩义同志学习作文

周恩义,一个“适合在老百姓堆里”的人,因其一向“把工作看得很重”,始终坚守党的生命线,因其一片真心爱人民、满怀热情为群众,因其一贯“不争个人荣誉,不正物质待遇,不争职务高低”,因其数十年无私奉献无止无休、无怨无悔,其灿烂如花、温暖似火的生命,已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迸发出催人奋进的力量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人要珍惜生命,让生命多彩,闪烁光辉。有人说我境界高,也有人说我傻,可是人非圣贤,我也有失衡、沮丧、抱怨的时候,只不过最后战胜了,度过了名利关,尽了***员的本分而已。这是周恩义同志说的很实在的话。从这句话就能看出他的为人,他忠于***,忠于人民,把为服务放到了第一位!

梳理周恩义的动人事迹和心路历程,让人由衷地感到:唯有对宣传事业无限忠诚,周恩义才会在面临多次岗位变动和职务的机会时,坚定无悔地选择宣传思想工作;唯有对宣传事业无比热爱,周恩义才会在宣传思想战线上做出不凡的业绩,在工作的新起点有新的进展。

2012年1月22日,除夕。家住兴隆台区渤海乡的张素兰估摸着她的“大兄弟”该来看她了,早早地站在家门口张望。果然,没一会儿,她就看到周恩义拖着伤腿吃力地走来,他的儿子、儿媳妇和小孙子抬着大米,拎着豆油、黄花鱼、水果等年货走在后面。原来“大兄弟”和张素兰非亲非故,是四年前,干部包干扶贫时结成的帮扶对子,之后每逢年节,周恩义都要来给老大姐送东西。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贴上春联,周恩义拉过儿子周雷和孙子周炜强,对张素兰说,“老大姐,我退休了,扶贫不退休。等到有一天我走不动了,就让我的儿子、孙子接着照顾您。”张素兰的眼泪夺眶而出,只顾着抹眼泪,把满肚子的感谢话儿全忘了。想感谢周恩义的人不止张素兰,裴家村、粮家村、赵家村… …地方的老百姓都记着周恩义的恩情。农村的年轻人在城里开出租车,拉到周恩义的活儿总是免费,周恩义过意不去,扔下钱下车,常常又被追上把钱硬塞回手里,“你为我们办了那么多好事,这点车费算啥。”周恩义用行动诠释着他对工作、对人民的爱,同样也收获了人民对他丰厚的爱。

勤于奉献、惯于舍弃的周恩义是快乐的,当然也是幸福的。他以自己几十年的奉献和舍弃诠释了周恩义同志是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委原常委、宣传部长。他从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23年,1992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从事宣传思想工作至今整整20年。他长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忘我奉献、探索创新,以对党事业的坚定信仰和无限忠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执着坚守和无比热爱,忠实履行一名***员的神圣职责,出色践行一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新时期宣传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他的先进事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周恩义始终有一股满腔赤诚、持之以恒的韧劲。

周恩义1992年转业到盘锦市兴隆台区工作时,作为团政委,他是当年转业干部中唯一一个正团级干部,可有很多选择。但他选择的是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这样一个副科级岗位。在宣传部,他从副部长到常委部长、副书记,又回到宣传部常委部长岗位,一干就是20年。这期间他有多次工作岗位调整和职务升迁机会,每次他总是做出坚守宣传思想战线的坚定选择。2001年区委班子调整,副书记职位出现空缺,已经任常委宣传部长3年多的周恩义,被认为是最适合的人选,但他主动找领导力荐年轻同志。组织上打算让他转任组织部长,他仍然力荐年轻同志,请求留在宣传部。他在区委常委会上表示:“我干了多年宣传,摸出点门道,别的同志来还有个熟悉适应过程,不如我接着干”,“再给我几年,一定把兴隆台宣传工作干成全国先进!”

第二年,市委决定直接公示并任命周恩义为区委副书记,兼文明委主任,分管宣传、统战、科协、妇联、共青团等多方面工作,但他对宣传思想工作一刻也没放松。2006年,任区委副书记4年多的周恩义,因区委换届副书记职数减少到1人,他再次主动找到领导,要求不当副书记,回宣传部工作。他说:“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他们为党工作的时间更长。”组织上有意让他转任组织部长,他诚恳地说:“我对宣传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对宣传工作有着无限的热爱!”就这样,他再次回到宣传部长岗位,兢兢业业、勤恳工作,退休后仍然继续活跃在宣传思想工作第一线。

20年来,周恩义多次获区劳动模范、十佳公仆、十佳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等称号,被市委特批为全市唯一的县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两次入选省委省表彰的领导干部勤廉兼优先进个人,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辽宁日报、盘锦日报等多家省市媒体都在头版头题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

盘锦市委领导评价周恩义说,“很多人当官是能‘上’不能‘下’,周恩义是能‘上’亦能‘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无论‘上’还是‘下’,都能一如既往干得那么好。”

第二,周恩义始终有一股创先争优、忘我奋斗的拼劲。

周恩义在部队负过伤,左膝半月板断裂,左胸肋骨骨折,肺部严重粘连,是二等乙级伤残军人。周恩义的老伴1998年得了脑血栓,后来病情加重,现在已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十几年来,他家里照料老伴,家庭负担很重。但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伤病和家庭的双重困难,忘我工作。2004年,他在腿伤复发的情况下,带着12位省内著名画家沿辽河考察创作。在西拉木伦河源头,他拄着拐棍一步步下到200多米的峡谷底部,走了近8个小时,晚上左腿肿的老粗,疼得无法入睡,就用热毛巾一遍遍敷在膝盖上。历时27天、行程6700多公里的考察结束,他被送进了医院。深受感动的画家们联手在一幅长卷上每人画了一幅画,精心装裱送给他。辽宁省美协副、老画家白国文说:“我们很少联合为一个人作画,周恩义是一个真正的***员,值得我们尊敬!”

2007年元宵节,兴隆台区组织了大型灯展猜谜活动。就在这天,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席卷盘锦,整个城市被严严实实埋在雪中,交通彻底瘫痪。一大早,惦记灯展的周恩义就冒着狂风暴雪朝区委走去,平时不到20分钟的路,足足走了两个来小时,不知摔了多少跟头。他拖着伤腿,带领宣传部的同志在暴风雪中整整奔波一天,一直忙到晚上6点多钟。

就在这一天,他的腿伤再次加重,左膝青紫,肿得弯都不能打。第二天,他强拖着伤腿去协调处理一件紧急工作,大家不由分说把他送进医院。医生从他的左膝关节抽出七百多毫升积液,催促他说:抓紧转院手术吧,要不,这条腿就彻底废了。他叮嘱大家不要声张,说全区宣传工作会议要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精神,区团代会还有我的工作报告,开完这俩会就做手术。

4月26日上午他在区团代会作完报告,悄悄去了北京。经医生诊断,周恩义左腿外侧半月板整体严重磨损,已经裂碎,左腿股骨和髁骨也重度损伤。医生说:“腿都这样了,怎么还能走呢?真是铁人哪!”出院时,医生叮嘱他避免剧烈运动,早点置换人工膝关节,越早越好。可他说,连做手术带恢复得七八个月,没时间哪!

去年临近退休时,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抓紧把人工膝关节换上,趁你还没退,好多事都方便。他说我工作一辈子,要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区委书记说,老周,你句号划得够圆满了,赶快做手术吧。他说,我不能躺在病床上退休啊!直到今天,他仍然没做手术。

1994年夏天,盘锦遭遇洪灾,他在抗洪大堤上坚守7天7夜,得了急性角膜炎,眼睛红肿得看不清路,疼痛难忍,照样访写稿。在闷热的帐篷里,他打着手电筒,撰写抗洪牺牲的村党支部书记刘英福的事迹材料,从晚上9点多一直写到凌晨4点,眼睛实在太疼了,就用毛巾蘸上凉水敷一敷,接着写。

第二年七月,更大的洪水再次袭来。周恩义在抗洪大堤接连收到六封写着“母病危,速归”加急电报,是远在内蒙古通辽的妹妹发来的。他惊呆了。是马上请回去看母亲,还是等到抗洪抢险结束再回家?特大洪峰就要到达盘锦,几万军民严阵以待,他怎么能撤下来啊?他擦去泪水,悄悄把电报揣进口袋,继续坚守在抗洪第一线。抗洪抢险胜利了,他立即赶回家,可母亲已经去世了。身穿孝服的妹妹哭着说:“哥啊,你咋才回来呀,妈临咽气还叫你小名呢!”他 “扑通”跪在母亲灵前,放声痛哭。

第三,周恩义始终有一股刻苦学习、探索规律的钻劲。

当年初三未毕业就参军的周恩义深知自己文化水平有限,这养成了他刻苦学习的习惯。在部队期间,他多次被沈阳军区评为学习著作标兵,转业到地方从事宣传工作后,他更加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写下了100多万字的读书心得和讲课教材,几十篇理论文章在省以上刊物发表。

周恩义说,宣传干部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否则就没法在宣传队伍里干下去。区机关搬家,周恩义的书装了十几个大箱子,不同版本的马列经典著作都翻看得很旧了。他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重要的书办公室一套、家里一套,抽空就看,自觉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较高的理论素养使他讲课和辅导报告深受欢迎,不仅党员干部爱听,还吸引了很多群众。在周恩义的言传身教下,宣传部理论学习成风,2010年全区后备干部考试,400多人参加,宣传部干部全部入围,前10名中占了3名。

周恩义特别重视区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他在全区组织实施理论学习四项工程:一把手工程、升级工程、普及工程和辐射工程,把中心组学习考评纳入班子政绩考核,在区、街道、社区率先建立宣讲网络,把中心组学习设立A、B、C,每年评选一次十佳党委中心组、十佳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和十佳中心组学习理论文章等,有力推动了全区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他提出的建立中心组学习七项制度等中心组学习经验,先后4次在省理论学习会上介绍经验。其中建立档案制度和网上办公制度得到省、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早在1999年他就提出建立了网上中心组学习园地和中心组学习网络大讲堂,开创了省市中心组学习的先河,被写入市委宣传思想工作报告。区委学习中心组一直是市委先进中心组,成为市理论学习免检单位。他组织建立的全区千人理论宣讲队伍,常年活动在全区城乡基层,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他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培训,请理论工作者和各类专家为农民上党课,开展各种实用技术技能培训。1992至2002年10年间,共办培训班240多班次,培训农村党员2万多人次。他还带头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讲党课,群众这样评价周恩义的党课:“理论变成家常话,党的政策传万家。”

多年来,周恩义同志十分注意研究探索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宣传工作规律,形成做好基层宣传工作一套有效办法。他着眼全区工作大局,深入思考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方法,总结长期实践创造,提炼出“紧跟党委、围绕中心、服务群众、务实创新”四条原则,“坚持宗旨、热爱本职、精通业务”三项要求,“建章立制、量化标准、深入基层、打造品牌、典型示范、注重协调”六种方法,“队伍精悍、武器精良”两个保证,推动基层宣传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他还建立起了宣传工作理论武装、新闻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四个一百分”工作体系,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一项一项落实,一分一分考核。

第四,周恩义始终有一股善于创新、破解难题的巧劲。

他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紧跟党委、围绕中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周恩义提出“要让农民致富,宣传部有责任帮着选好路”。他向区委建议确定的“围绕农民增收,发展高效农业”的中心组学习课题,一方面组织中心组成员结合实际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对广大农民党员进行培训。2001年初,周恩义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跑遍全市各大养殖场、种植基地和花卉基地,选了6处学习点。正月十五一过,他立即雇用6台大客车带着300多名农村党员到临近的大洼县和盘山县参观学习,找差距,定措施。区委常委利用两个星期日,专门听取了乡村党员培训情况汇报,区委区及时出台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10条意见。时任区委书记说:“兴隆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口子,是宣传部给撕开的,宣传部是最好的参谋部,周恩义是最好的参谋长”。

在辽河油田改革的关键时期,2000年8月,周恩义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形成了《加大支持服务油田力度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油田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中石油领导的批示。报告中提出的支持辽河油田多种经营、深化改革等十项措施,经过区委讨论研究后出形成了兴隆台区支持油田改革的具体措施。

发展文化产业,是宣传思想工作直接进入经济工作主战场、为经济工作服务的崭新课题。周恩义对此有着超前的、高度的认识。他积极参与区委决策,加快区文化产业园建设。 2003年9月,区里正式组建“辽河画院”。 2004年在首届深圳文博会上,辽河文化产业园以全国首批“文化(美术)示范基地”的身份参展,辽河画院作品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深圳掀起一股辽河文化热。现在,辽河文化产业园已由最初的文化一条街发展成为拥有辽河美术馆、辽河画院、辽河文化公园、辽河青年艺术工作室、辽河石油公园和辽河文化广场等多个部分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全国首批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前些年,社会上过情人节、圣诞节很时髦,一窝蜂。周部长觉得这是个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他在接受电视台访时说,我们要淡化洋节,浓化民族文化。叫“淡化”,不说“取消”,有可以借鉴的元素,洋为中用。根本问题是,民族的魂不能丢,先烈流血牺牲不能忘,要大张旗鼓过好我们自己民族的节日。从1999年开始,年年组织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起名叫“我们的节日”。每逢“我们的节日”,宣传部设主题、搞策划,建立专门网站,宣传节日的来历和意义,提前公告节日安排,内容丰富多彩。七一、八一、十一等红色节日组织各单位开展“五个一”活动,座谈会、报告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主题活动,列入百分考核。“端午节”到社区和居民包粽子,煮好粽子送给农民工。“重阳节”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为老人理发、洗衣服。“七夕节”组织各种形式的青年联谊活动。盛大的元宵灯展,更是气派精彩。老百姓都说“我们的节日”过得真好!“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13年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文化建设的品牌!

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个新课题,周恩义围绕“定方向、塑灵魂、提素质”,用“总结经验法”开展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他说,帮企业总结一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就等于把企业方向定下来了,比免100万元税都管用,周恩义三次亲自动手帮助福德汇餐饮公司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一次,为了修改这家企业在全省经验交流会的发言稿,他熬了个通宵。在周恩义指导下,福德汇餐饮公司获得辽宁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称号。企业经营者说:“周部长帮助企业扣好了第一个扣子。第一个扣子扣正了,下边的扣子就扣齐了。”

第五,周恩义始终有一股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实劲。

他常说,“宣传思想工作只有敢于围绕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有战斗力,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威信。”“群众认可你办的事,才能认可你这个人,认可你这个人,才能相信你说的话。为群众办实事是无形的思想政治工作。”每年他坚持抽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调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1994年冬天,周恩义到裴家村调研,村党支部书记裴昌学面带难色地说,村里今年是丰收了,可农民家中的大米卖不出去,换不回来钱,老百姓都没心思过年,我这个支书着急上火啊。他立即骑自行车顶着寒风从村里直接到邮局,动用部队“老关系”,向以前部队驻地连发9封电报求助。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星期,24万斤大米以每斤高于市场价2分钱的价格卖了出去,解决了村书记的心病、村民的难题。

渤海乡赵家村因城市的快速发展成了“城中村”。村民要变成市民,出路在何方?周恩义去赵家村蹲点一年,面对出现的新问题,给村里指出了三条路:发展经济带、农民包商网、转移剩余劳动力。在他的帮助下,赵家村率先进入全市第一批小康村,第一批文明村行列,成为全市第一个亿元村。现在赵家村有事,村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们的“高参”周恩义。

油田改革初期,一段时间职工下岗、情绪激动、上访不断。2004年春,周恩义到兴隆街道文化社区参加“送健康、赴城乡”科普活动时,发现社区正在组织居民唱自编的《文化社区变了样》的区歌。当时他就敏锐意识到,这是凝聚人心、理顺情绪的极好方式,这样可以把群众的注意力和引导到热爱家乡、建设和谐社区上来。他过去和居民一起唱,并号召全区101个社区都要有自己的区歌,唱自己的区歌,并在全区组织开展了社区区歌大赛。这项社区文化活动一直坚持开展下来,并发展成为全区重要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兴隆春潮》、《兴隆之夏》、《兴隆金秋》、《兴隆冬韵》四大主题文化活动贯穿全年,不仅极大丰富活动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在凝神聚力、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了宣传思想工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全区有6个小区被评为国家级文明示范小区,26个小区被评为省级文明小区。

第六,周恩义始终有一股淡漠名利、公道清廉的正劲。

周恩义同志严于律己、诚以待人,以身作则,体现了坚定的党性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操守。周恩义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职务安排不争官大小,物质待遇不争多与少。”他为人坦荡、热情、公道、真诚,善于抓班子、带队伍。特别是作为常委宣传部长兼任区直机关工委书记时,严抓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不怕得罪人。他在全市第一个倡导首问责任制,第一个提出使用机关文明用语。他亲自在区委机关大门口检查迟到早退情况,无论是区级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一经发现一律在区机关通报批评。他严格要求自己和下属,他的名言是,光干活不吃饭,光帮忙不添乱。这些年,他常年深入基层,从未在基层吃过一顿饭,宣传部的干部也都习以为常。有一个同志由于中午工作回不来在基层单位食堂吃了顿饭,周恩义得知后毫不留情,给予严厉批评。

周恩义特别重视开好部机关民主生活会。他要求大家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对他本人,不准讲优点,只准讲不足。他说,你们半年告诉我一个毛病,我一年就能改掉两个,我退休时就会变成一个近乎完人了!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大家开诚布公,有啥说啥,愿意听取别人批评,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区委宣传部风清气正,个个爱岗敬业。(摘自辽宁省委关于周恩义同志事迹的材料)

***人的坚强党性和从政之德,他以自己特有的真心实意与隆情挚爱,谱写了一个人民公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之歌!自己与周恩义相比,相同相似之处不少,如同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年龄相仿职级相当;然若与其比党性,比境界,比贡献,比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丹心,比对群众的感情亲近度和与群众在心灵上的和谐度,差距可谓大矣。尽管如此,尽管也许终我一生的进取与奋斗也不能望其项背,自己并不气馁,并不望“周”兴叹,更不会因此停止见贤思齐、奋发进取的脚步,更需以超乎寻常的坚韧努力来体现和证明自己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赤子之诚!

周恩义是个好干部,我将以周恩义为思想和行动的标杆。学习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诚于事业的思想素质;学习他扎根基层,真心为民分忧解难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勤于思索,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无私忘我,淡泊名利,一切以党和利益为重的品德操守。那么,这一切就从“心”开始吧!

名人经历挫折后成功的例子!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孔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成名以后,人们尊称他为万事之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经常受到族人的歧视.在那个时代,既没有造纸术,也没有印刷术,流传的著作全靠传抄,自己想要保留别人的著作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简按顺序保存好,那就当时的书.《易经》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经常翻阅,由于翻阅次数太多,十分结实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多的。。。

著名化学家格林尼亚教授,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少年时代,由于家境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使得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整天游荡。可是好景不长,几年后他家彻底破产,一贫如洗,昔日的朋友都离他而去,甚至连女友也当众羞辱他。从此,他醒悟了,开始发愤读书,立志追回被浪费的时间。九年以后,他研制出格氏试剂,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而司马迁本人也因李陵之祸幽于缧绁,所以才会“述往事,思来者”,发愤著成了《史记》。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法国画家约翰?法郎索亚?米勒,年轻时的作品一幅也卖不出去,他陷在贫穷与绝望的深渊里。后来,他迁居乡间。虽然他仍然未能摆脱贫困的厄运,但是他并没有停止作画,从此他的画更多表达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民。其中《播种》、《拾落穗》等作品,还成为美术画廊上的不朽之作。如果他没有那种不怕不弃、奋勇前进的精神,是永远都不会诞生出不朽之作。

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领导中国劳动人民推翻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埋葬剥削制度的一代伟人,小时候因无钱买书,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

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

美国的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领导中国劳动人民推翻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埋葬剥削制度的一代伟人,小时候因无钱买书,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美国的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