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格兰独立失败原因 社会角度

2.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3.美国次贷危机简史?请看问题说明

4.亚洲证券在哪里?

苏格兰独立失败原因 社会角度

金价涨跌趋势_金价跃升最新分析

苏格兰独立失败几个原因关于最近的苏格兰公投。有人说要是通过,英国人妥妥的要翻脸开战,其实你太瞧得起阴国那群饭桶了,这事从头到尾就是他们脑残搞出来的。

首先,苏格兰公投这事就非常诡异,这个国家,或者地区,没闹没打没开战,在国际上也没啥名气,大家说起苏格兰,首先想到的是风笛而不是政治,居然就公投了,这是个啥情况?

(以下时间进程,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首先从历史和法理上来说。英国对苏格兰的统治非常合法合理(这是真的没错)

1603年,著名的英国老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挂掉了,没有留下子女,王室绝嗣,王位转入他的表侄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继承,两国形成共主联邦,后来所有的英国君主,包括目前的伊丽莎白二世都是这条线下来的,也就是说,从历史先后来讲,伊莉莎白二世首先是苏格兰国王,然后兼任英格兰国王。

因此,英国统治苏格兰合理合法。

苏格兰和英格兰在1707年彻底合并,苏格兰议会解散,英国解决后顾之忧,全心全力开发大海,奠定日不落帝国基础。

但两国毕竟打了多年的战,苏格兰内部一直都有脱离的声音,但都不成气候,直到苏格兰北海油气田开发,英国拿了大头,苏格兰有点不满,但这其实不叫问题,至少在七八十年代,苏格兰独立在英国都是罕见听闻,反倒是北爱尔兰独立问题伤透了英国的心。.

后来被撒切尔夫人铁血镇压,过程 惨烈(后面要提)

然后时间转入19年英国大选,好戏开场,布什的老基友,工党领袖,英国千古罪人——布莱尔。

当时英国保守党已经连赢4场大选,工党有输不起的压力,推出了外表帅气的布莱尔当领袖。布莱尔为了选票,当时的重要竞选纲领就是——权力下放,地方自治。这种政策说白了就是讨好地方势力,收买选票。

顺便一提,呆弯目前也在干这事,小小一岛,为选举,为了选票,居然有6个直辖市,7成民众生活在“直辖”中,这叫什么事!

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西方千古罪人,我帮历史评价下,不知道是否准确。

按照布莱尔的搞法,本由首相任免的苏格兰事务大臣虚化,权力转入重建的苏格兰议会中。你这么搞,苏格兰当然倍儿有面子,没说的,苏格兰选票全归你工党了。

大选中,苏格兰总共45+的席位,工党拿了40+个(至今都是),布莱尔成功当选首相。方案顺利通过。

然后1998年的苏格兰议会选举,解散将近300年的苏格兰议会复辟,苏格兰知恩图报,工党再次获胜,组建地方,按照工党的算盘,就算以后丢了国会首相,苏格兰地方依旧是我们工党的,选票大大的呀。

真是机智的方案。

唯一遗憾的,苏格兰议会中混入了奇怪了的东西,支持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顺利进入议会发声,不过都是小问题,工党依旧是最大的。

英国民进党——苏格兰民族党

这个就是英国陈水扁,苏格兰民族党领袖,现任苏格兰首席部长,叫啥真忘了,不出名。居然把英国逼到墙角了

然后时间转入2007年,布莱尔顺风得意,吃干抹净,全身而退,跑到米国搞别人的老婆去了,新的工党领袖布朗上台,上台就挨了一击闷棍。

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中超过工党,易手,工党打的哗哗响的如意算盘掉了一地

这个时候,如果英国的头头脑脑够聪明的话,就应该立刻退回当年的方案,解散苏格兰议会。这事在当年还是很轻松的,虽然苏格兰民族党最大,但未过半数,工党和保守党完全可以联手倒掉这个支持独立的苏格兰地方。

但是这个方法多毒菜,这么干布朗这个首相铁定干不了,所以,布朗取鸵鸟政策,我不管了,随你搞吧,后人自有后人福。

说实话,布朗挺可怜的,才华比布莱尔高,但这个前任的烂摊子实在太棘手了。

2010年,鉴于伊拉克战争明显失败,布朗背了布莱尔的黑锅,哭着下台了,保守党13年后重新上台,新首相就是目前的卡梅伦,结果他的运气也不好。

仅仅2011年,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中就超过半数,这事已经非常严重了,放在中国就是达和尚入住西藏,要东风洗地的节奏。 上个交易日, 由于美国加息步伐或加快,消息利好美元,金价受压,昨日金价微升约2.7美元,全日波幅只有约12美元。

基本面分析

苏格兰独立公投,三十二个选区,接近完成点票,统一派阵营取得五成半票数,人数有一百九十多万人。苏格兰首席大臣萨蒙德,在记者会承认争取独立的诉求落 败,表示会尊重选民的决定。他又说,今次公投有一百五十多万人投了赞成票,反映苏格兰民众的声音不容忽视,又指今次公投有八成几的投票率,为苏格兰人感到 骄傲,希望伦敦履行承诺,尽快给予苏格兰更多权力。英国首相卡梅伦,稍后亦会发表电视讲话。

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将量化宽松(QE)政策再次缩减100亿美元,这与此前市场预期一致。不过在本次会议中美联储官员们对利率的预期较以往有所上调,美联储鹰派官员增加至两位。这推升投资者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令金价承压回调。

而在隔夜美国公布的9月1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3.6万,至28万的两个月低点,并创下近两年来最大降幅,显示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强。由此继续推升投资者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打压金市多头情绪,令金价承压回调。

不过同日美国公布的其他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其中,美国8月新屋开工年化月率骤跌14.4%至95.6万户,预期103.8万人,前值修正为111.7万户;美国9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为22.5,低于预期值为23.0,前值为28.0。该数据提振金市多头情绪,支撑金价向上反弹

美国联储局维持货币政策基调,同时欧央行有望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刺激欧洲股市周四大幅走高。欧股风向标泛欧斯托克600指数跃升3.39点或0.98%,收市报347.78点。

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个别发展。在周四纽约汇市,欧元对美元升0.57%,报1.2922;美元对日元升0.20%,报108.749;市场密切关注苏格兰公投,英镑汇率反弹,英镑对美元升0.66%,报1.6374;澳元对美元升0.29%,报0.8984。

技术分析

日线图上,上个交易日,金价以小阳烛收盘,带上下小影线,BOLL轨张口扩大程度加剧,金价徘徊于下轨线附近;MACD空头能量柱增强,指标下行至负值水平;RSI水平向下运行,KDJ整合。均线方面,5天,10天及30天均线下行。

综合而言,受美国联储局货币政策前景影响,金价跌至8个月低位。由于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升息的预期仍在发酵,同时日内美股再创历史新高,使得金价涨幅受限。而且最新民调显示仅有46%的受访对象支持苏格兰独立,反对派支持率高达54%,苏格兰独立失败,英国将保持统一。英镑持续走高,美指承压,市场避险情绪将并未再度推动金价上扬,金价均线延续空头排列,隔夜美国初请靓丽也是黄金短线未能获得反弹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一般的,国家政治体制极大的影响经济发展,建国初,邦联政体由于权力分散,严重影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来《1787年宪法》的颁布,宣布了美国联邦制国家的建立,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美国自建国初就承认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在,因而极大的阻碍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昭示着黑人奴隶制度的废除,1861年至一战前,是美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时期,在资本主义经济没有阻碍的影响下,美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是仍与英法等国有一定的差距,一战后,欧洲一片狼藉,经济受到极大破坏,美国却在此时通过售武战争横财,经济进一步发展,二战后,欧洲又一次成为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美国不遗余力的在战时售武,实力进一步提升,而西欧、日本、苏联等主要国家皆因战争受到极大破坏,美国逐渐开始拉拢盟友,对西欧施行“马歇尔”,对西欧等国经行经济援助,对日本施行民主改革,当时可以西欧、日本等国到处都是美国货,美国在此时经济大肆扩张。然而,由于美国是出于政治上的干涉目的才去援助西欧、日本,不甘心做傀儡的西欧、日本等国大力发展经济,由于原先经济条件较好,经济迅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在经济上与其的竞争也逐渐激烈,(补充一下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5年的经济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中美国的经济总体上呈颓势)苏联解体后,中国、印度的崛起对美国的霸权又是一个冲击,美国的在经济方面的与其他国竞争愈发激烈,现在的美国,综合实力仍是世界第一,经济发展主要是科技为主(在美国的中国人都知道,在美国的市场很难看到除了科技方面以外的产品,中国制造充斥着美国市场),经济实力现在仍呈颓势,但经济实力自二战以来一直是第一,至今仍是世界第一。

美国次贷危机简史?请看问题说明

A 说明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包括美国金融政策所导致的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过程。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美国次级抵押市场通常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B 说明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要有连续时间段内的连续。

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

美国第十大抵押机构——美国住房抵押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期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次贷危机的发展

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地产业低迷时期最大的一宗抵押机构破产案。

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传出因涉足次级抵押债券市场出现亏损的消息。

7月,标普和穆迪两家信用评级机构分别下调了612种和399种抵押债券的信用等级。

8月,为了防止美国次级抵押市场危机引发严重的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等向市场注入资金。

9月,英国第五大抵押机构诺森罗克银行,因美国次级住房抵押危机出现融资困难,该银行遭遇挤兑风潮。

10月,美林证券财报称,第三季度由于在次贷相关领域遭受约80亿美元损失。美林证券CEO斯坦·奥尼尔随后辞职。

11月,阿联酋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将投资75亿美元购入花旗集团4.9%的股份,花旗因次贷受到重创。

12月,美国财政部表示,美国已经与抵押机构就冻结部分抵押利率达成协议,超过200多万的借款人的“初始”利率有望被冻结5年。

12月,美、欧、英、加、瑞士央行宣布,将联手向短期拆借市场注资,以缓解全球贷紧缩问题。

C 说明次贷危机对主要国家的影响,包括宏观面和微观层面的金融机构的影响。要有具体的和案例,案例不必详细解释。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机构由于收不回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D 说明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主要金融机构,时间和额度。

Credia:首家垮台上市消费放款公司

诺森罗克银行:遭遇挤兑风潮

Ameriquest:美又一次债公司将关闭

巴克莱:因次债损失约1.5亿美元

德国萨克森LB银行:将被出售

美欧银行:信贷市场不稳定仍在延续

美第一资本金融公司:裁员1900人

私募巨头KKR:将损失2.9亿美元

贝尔斯登:裁员240人

美最大抵押公司:证实裁员行动

黑石:股价持续走低

高盛:向对冲基金注资30亿美元

花旗:损失在550亿到1000亿美元

E 说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至今西方中央银行的行动。

全球央行注资救市图表

日期 国家/地区 注资金额(亿美元)

8.23 美国 70

欧洲 542

8.22 美国 20

8.21 美国 37.5

日本 70

澳大利亚 28.5

8.20 美国 35

日本 87

8.18 俄罗斯 0.2

8.17 美国 60

日本 106

8.16 加拿大 37

美国 170

日本 35

8.15 美国 70

8.14 欧洲 103

8.13 美国 20

欧洲 650

日本 50

8.10 美国 380

日本 85

澳大利亚 41.9

欧洲 836.4

8.9 美国 240

欧洲 1300

美联储:美联储通过3天期回购向银行系统注资30亿美元

布什拟帮次贷借款者免于违约 亚太股市暴涨

再贴现率调低0.5%注资超过1472.5亿美元

金融系统注入95亿美元临时储备

澳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70亿美元

俄罗斯央行:向金融市场注资0.2亿美元

加拿大央行:注资已超过37亿美元

欧洲央行:再次向银行系统注资750亿欧元

日央行:向银行系统注资433亿美元 回收资金3000亿日元

美银行:提高次级抵押放贷标准

F 说明主要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应对危机的策略,比如摩根士丹利引入中投等。

美林公司在15日美股开盘前宣布,将向包括科威特投资局和日本瑞穗金融集团等海内外机构融资66亿美元,以缓解当前的资金紧张状况。一个月前,美林刚刚宣布从新加坡淡马锡和一家纽约投资公司融资最高62亿美元。

据悉,美林此次融资将通过发行可转换优先股的方式实现,而发行对象除了科威特投资局和瑞穗金融之外,还包括韩国投资公司以及TPG等美国机构。根据美林的声明,这些优先股将有9%的年利率,转换成普通股可享受17%的溢价率。但是,所有这些投资都是被动的,投资方不能谋求干涉美林的经营管理。

在去年第三季度,美林遭遇了公司93年历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达到22.4亿美元,主要受累于84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冲减。

在昨天的一份声明中,美林新任CEO塞恩对这些投资方一一表示了感谢。对于科威特投资局的投资,塞恩的说法是,“希望与科威特投资局的合作能为美林在中东的发展创造更多机遇”。而对于瑞穗金融集团,塞恩表示,鉴于瑞穗在日本、中国以及泛太平洋地区的广泛业务基础,他期待美林与该行进行更多有益的合作。

美林的最新季报将在当地时间17日出台,业界普遍预计,该行去年第四季度的亏损额很可能超过前一季度的22.4亿美元,预计将达到32亿美元左右。纽约时报上周报道称,美林在四季度可能被迫冲减资产150亿美元,是先前预期的两倍。

据《路透社(Reuters)》1月16日刊登联合署名为乔纳塔·斯坦普尔和丹·威尔奇斯的文章称,花旗集团于周二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花旗2007年第四季度引次级抵押业务而亏损98.3亿美元。受此影响,花旗于当日宣布,再筹资145亿美元,并将红利削减41%,同时还裁员4200人,以此来支持其资本结构。

此次筹资包括来自新加坡和科威特特等各投资人注入的125亿美元资金在内。花旗集团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其资本减值为181亿美元,并因此决定将红利削减41%。

但分析师此前预测认为,花旗应当面临更大减值,并称花旗未来之中可能更加艰巨。在周二纽约股票交易盘后交易中,花旗股价下跌2.18美元至26.88美元,跌幅为7.5%。

去年第四季度,花旗每股稀释亏损为1.99美元,大约是分析师预期的两倍之多,这一亏损主要源自次级抵押业务以及信贷成本增加54.1亿美元等。花旗去年第四季度收入下跌70%至72.2亿美元,2007年全年净利润也下跌83%至36.2亿美元。标准普尔已经下调了花旗信贷评级。

另外,花旗已经宣布将其去年第四季度红利从此前的每股54美分削减至32美分,这样,其一年将可以节省44亿美元的成本。

此外,花旗决定裁员4200人,约占其总员工数量的1%,此举也可以节省3.37亿美元的成本。此前,花旗已于去年4月裁员1.7万人。

G 评价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和经济格局的影响。

国际金融秩序正在发生改变,这次的次贷危机也使国际金融秩序面临一次危机。

美国在次贷危机的时候和西方一些国家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这个措施现在看来没有多大的效果。

还有就是,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越来越势微了,我看到一个数据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的债券只有不到100亿美元了,因为这个机构也要靠收益存在,而它现在款贷不出去了,就没有收益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影响力越来越下降原因在于,一是它搞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华盛顿共识”,基本上就是美国的方案,很多国家实行了以后出现了很多问题。另外就是很多新兴市场手里有了很多的外汇,这些外汇很多通过地区性合作安排,不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了,也不求发达国家了,兄弟国家一联合都可以解决了。

七国集团现在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七国集团七会,七加一包括俄罗斯的影响也越来越势微了,必须把发展中国家拉过去开一个所谓的联席会议才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还有经合组织(OECD)这样一个富人的俱乐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这些都表明,国际金融环境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美国本身无法主导,同时把很多危险投向了国际市场,因为国际金融市场存在一个公共牧场,大家都把风险往里面转移,所以国际金融现在也越来越动荡。

(1)国际金融秩序剧变

美国因巨额赤字而加深对国际资金依赖,金融霸权的“底气”愈发不足。调整霸权方式,只是获取收益,不承担义务。

东亚等地区金融地位明显增强。东亚因贸易顺差或吸引投资积累约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石油输出国的石油美元。据IMF数据,在截至2007年的5年中,石油输出国累积顺差将达1.7万亿美元,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的平均顺差约占GDP的30%。

主权财富基金挑战私人股权基金。摩根史丹利估算,主权财富基金目前管理着约2.6万亿美元的资产,未来每年将增加4500亿美元,到2015年左右,全球的主权财富基金可能高达12万亿美元,足令对冲基金(目前管理1.7万亿美元)相形见拙。

IMF等国际机构的影响力下降。IMF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迅速降低:“华盛顿共识”使IMF迷失了方向;中印俄等新兴大国崛起使得国际经济格局与秩序加速调整,“七国集团”对全球经济的调节愈发力不从心。

(2)国际市场风险增大

全球流动性过剩。总体态势没有改变。美国次贷危机,只是信贷危机,至多不过是局部流动性不足。

金融资产泡沫日趋严重。香港、上海与孟买等亚洲股市也都持续大幅上扬。印度Sen30种股价指数从2006年初不足1万点升至2007年底2万多点,韩国股市基准指数今年也上涨了40%以上,许多亚洲国家股市亦纷纷创出历史新高。

金融产品价格大幅震荡。金融产品价格大幅震荡。对欧元跌至其1999年问世以来的新低;对英镑和澳元跌至20多年以来的最低;对加元更是跌至加拿大1950年放弃固定汇率政策以来的最低点。

金价从上世纪90年代末252美元/盎司,一路飙升,2008年1月3日突破85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14日突破900美元/盎司。

1998年以来油价已上涨了近5倍,2006年7月逼近每桶80美元的峰值。2008年1月2日突破100美元/桶天价。

对冲基金最具危险。近年来,对冲基金发展迅猛,支配资金从1990年不足500亿美元剧增到目前的1.5—1.7万亿美元。缺乏透明度,缺乏监管。导致局部金融恐慌近年来时有发生。

美国次级抵押危机。“9·11”后,美实施低利率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业发展。为吸引客户,一些机构推出“零首付”乃至“零文件”的极度宽松的方式。由此,次级抵押迅速扩大,发放额度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激增到2005年6250亿美元,占美全部房贷比例从2001年的不足5%跃升到2006年的20%。

://news.xinhuanet/world/2008-01/28/content_7511800_1.htm

亚洲证券在哪里?

上海证券、深圳证券、香港证券、台湾证券。

1、上海证券于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成立。1993年1月27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奠基建造上海证券大厦;上海证券大厦竣工后,上海证券搬迁至新址浦东南路528号,上海证券大厦内营运。

2、深圳证券位于深圳罗湖区,地王大厦斜对面。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于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监督管理。

3、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证券——香港股票经纪协会于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

4、台湾证券在1961年10月23日成立,于1962年2月9日开始运作。位于台北市信义区信义路5段7号3楼(台北101办公大楼3楼)。

扩展资料

早期证券交易主要取现货交易方式,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交易形式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向复合的发展趋势。各国证券交易方式的分类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既可按单一标准分类,也可兼多种标准分类,并形成了现货交易、信用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并存的交易形式。

百度百科-证券交易

百度百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