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钛合金可以用作穿甲弹的材料吗?

2.近防炮是舰艇常用的防御武器每分钟发射超万发,为何要用价格昂贵的钨芯弹?

3.攻击坦克的是穿甲弹好还是贫铀弹好?

4.M2机枪与M82A1大口径,谁的威力最大?

5.为什么中国不大量装备贫铀穿甲弹?

6.钨是最硬的金属。钨铁合金能做龙泉宝剑吗?

7.俄新型战车穿甲弹列装

钛合金可以用作穿甲弹的材料吗?

穿甲弹材质_穿甲弹的合金价格

不行,钛合金很贵,上世纪60年代的钛合金和黄金等价。而且钛合金很轻。,钛合金一般用在航天领域。还有就是医疗领域。

而穿甲弹是密度大而且很重的材料。依靠穿甲弹的弹径比击穿靶面。

用钨弹也可以。但一般认为钨弹无法击穿坦克正面装甲。这个可以做刀。很耐用的哦。

用贫铀不错。(贫铀的密度是合金钢的2.8倍,但你不要幻想用贫铀材料做刀,用为贫铀材料有辐射,另外贫铀材料有自锐性,举例来说贫铀弹击中靶子的时候,会一层一层的脱落。头部越钻越尖。最后完全破碎。这样一种材料做刀是不现实的。

a10 攻击机前面的30炮发射的30mm贫铀弹的弹头壳是铝制的,发射后,弹头壳脱落。只有贫铀弹芯冲向目标。就像是m256的缩小版。加上那每分钟3000发的射速,攻击t55一类的老坦克不是啥太大问题,1对1的情况下。两个俯冲扫射也就差不多了。

近防炮是舰艇常用的防御武器每分钟发射超万发,为何要用价格昂贵的钨芯弹?

近防炮的炮弹有多种,就所使用的穿甲弹而言则是近防炮主要的弹种,那么近防炮为什么要使用高硬度的穿甲弹呢?这和近防炮的作战性质有关系。所谓近防炮就是对近距离的目标进行防御性的拦截,近防炮的射程都很近,通常根据口径不同在5000米左右,近防炮的主要作战目标是逼近的导弹等目标。近防炮被广泛的使用在陆地防空,舰船上的防御反舰导弹的攻击。近防炮在舰船上属于整个舰船的最后一个防御手段,也是最后的屏障。因此,近防炮的射速都很高,通常都达到数千至上万发,所以都采用多管布置力求射速满足防御反舰导弹的能力。

近防炮的拦截反舰导弹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反舰导弹的前面形成一个弹幕,距离通常是2000千米左右,这个距离对于亚音速的反舰导弹来说也只有5~6秒左右的时间,而对于两倍音速的反舰导弹来说只有3秒左右的时间,这对于近防炮的拦截不光是能拦住的问题,还必须要保证击毁来袭的反舰导弹。否则即便是能够拦住而无法击毁反舰导弹,那么,如此高速飞行的反舰导弹即便是失去爆炸威力,巨大的惯性冲击力也会将舰体击破,这样的拦截显然是不成功的,也是不能被受的。

那么,要加大近防炮的拦截成功率就只能是从近防炮所使用的炮弹上面下功夫了,近防炮的口径受多管安装布局和高射速要求的限制不能过大,通常只有20~30厘米的口径,口径小也意味着动能小,普通的对于反舰导弹的击毁效率并不高。从反舰导弹方面来说,并不是纸糊的,反舰导弹为了能够获得突防的成功率和射入舰体内爆炸通常都是半穿甲弹头,弹头都具备抗击炮弹爆炸破片损伤的能力,前面兔哥说了,即便是被近防炮击中不能将其击毁或是改变弹道,那么近距离反舰导弹的残骸依然会对舰船造成损伤,所以就必须要增强弹头侵彻力。

近防炮为什么采用钨合金或者高硬度的弹头,这是因为,这是因为钨合金的硬度能够满足撞击反舰导弹所需穿透性能。只有这样才能把来袭的反舰导弹打爆,一旦反舰导弹爆炸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爆炸威力。其实,近防炮和反舰导弹的对撞并不容易,一分钟几千上万发的高射速,炮弹就像是一盆水一样的泼了过去,即便是这样能够命中导弹的数量也不多,主要是反舰导弹的体积太小了。反舰导弹长度不算短,但飞行至舰船两千米左右的距离时就是最后的冲刺了,这个距离上反舰导弹已经不会在采取机动规避动作了,因此,基本都和近防炮的射击角度近乎垂直,这无疑是增加了近防炮的拦截难度。

近防炮的钨合金本身就是一个高价值的产品,加上几千上万发的高射速,一次拦截的费用是高昂的,但对于一艘军舰而言又算是小菜一碟,如果能够挽救军舰不被反舰导弹所击中,这个钱花的就太值了。在军舰的防御手段和导弹的攻击来说,导弹目前依然是战上风,发展也比军舰的防御武器要快速,目前,反舰导弹普遍向超音速的领域迈进,而且是速度越来越快,俗话说唯快不破,因此,面对反舰导弹的超音速甚至是高超音速的到来,近防武器的发展必将会发生改变,近防炮每分钟上万发的泼弹已经到了极限,而且,拦截距离随着反舰导弹速度的提高,使拦截变的困难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被近防炮击毁的反舰导弹高速破片来来的可能杀伤,另外,反舰导弹爆炸波束对军舰探测系统所产生的的波振扰动也是要面对的课题,为此,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会继续下去。

攻击坦克的是穿甲弹好还是贫铀弹好?

贫铀穿甲弹也是穿甲弹的一种,贫铀穿甲弹穿甲性能很强,由于贫铀密度大,同体积的弹丸质量大。根据物理学原理,,一个物体的动量P和动能Ek的关系为P=2mEk,动能相同的情况下,弹丸动量(弹丸穿透力)和质量m的平方根成正比。根据动量原理,弹丸穿甲时的平均穿透力F、穿甲时间和弹丸动量P有如下关系: Fdt—P…F=P/t=ZmE/t 这就是贫铀穿甲弹穿甲性能强的主要原因。贫铀的高硬度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铀易氧化,穿甲时发热燃烧,形成较大的后破坏作用,可杀伤乘员及破坏坦克的内部设备。

穿甲弹是依靠弹丸强度、重量和速度穿透装甲的炮弹,现代穿甲弹弹头很尖,弹体细长,采用钢合金、贫铀合金等制成,强度极高。

穿甲弹个个都长着非常坚硬的脑袋壳(即弹头),是坦克,飞机,军舰式装甲车辆的死对头.当然,对付混凝土工事,它也照样当仁不让.穿甲弹为什么本事这么大呢 这是因为:一,它的弹体特别结实,由合金钢(或钨,铀合金)制成,弹体前端都是实心的,还有防裂槽,不怕在撞击目标的瞬间破碎或折断;二,它的速度高,贯穿能量大,能洞穿较厚的装甲和流线型外形,同时还配有延期引信,在钻进目标"内脏"后再爆炸;三,它的射击精度高,加之身体都是流线型,能在飞行中减少空气阻力,瞬息间直接命中坦克或飞机等活动目标.

穿甲弹早在十九世纪便已在战场厮杀,当时,它主要对付装甲战船,用得还不普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面世,装甲弹才风风火火冲进战场,其性能也有了很大改进.这期间装甲弹是一种适口径穿甲弹,即穿甲主体的直径与穿甲弹弹体的口径相同.这类穿甲弹又叫普通穿甲弹.

穿甲弹的弹头不同,通常人们还把普通穿甲弹分为尖头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被帽穿甲弹.前两种穿甲弹主要用来对付均质装甲,而后一种由于在弹头上加有风帽和被帽,因而穿甲能力强,可用来对付表面经硬化处理的非均质装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重型坦克杀上战场,装甲厚度达到150-200毫米.面对这样的"硬骨头",钝头和被帽装甲弹都显得无能为力,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次口径超穿甲弹.所谓次口径,是指穿甲主体的直径小于弹径.

这种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的弹体内,有一个用硬质合金制成的弹芯.由于穿甲弹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穿透装甲的,因而当弹丸以高速撞击装甲时,强度高而直径细小的弹芯就能把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装甲的很小面积上,从而一举把"乌龟壳"穿透.

后来,坦克不肯示弱,又把装甲增厚,于是便出现了威力更强的超速穿甲弹.这种弹按其稳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弹丸自身旋转稳定的,另一种是借助于装在弹体上的尾翼稳定的.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依靠尾翼稳定的超速脱壳穿甲弹,也称作"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重量轻,初速高,再加上弹丸飞出炮口后弹托(卡瓣)在气流作用下脱落,使空气阻力大为减少,因而通过细而坚硬的弹芯能将大量动能集中作用在装甲很小的面积上(它的穿甲能量比普通穿甲弹大四倍),就好像用锥子扎鞋底一样,击穿很厚的装甲.

为了提高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性能,近年又出现了用高密度铀合金(比如美军使用的贫铀穿甲弹)和钨合金(比如中国)制作弹芯的穿甲弹,它们的穿甲本领更强,尤其是铀弹芯的穿甲弹在硬脑壳钻进装甲后,还能产生1000℃以上的高温,使装甲局部熔化,发出强烈的白灼光.而且它的造价仅为钨合金的一半,所以目前各国都重视发展这些.

M2机枪与M82A1大口径,谁的威力最大?

子弹相同的话, 用"大妈"M2HB发射的初速更高, 威力也更大.

M2HB .50口径重机枪的枪管长度大约45英寸(1143mm),初速约929m/s,枪口动能约18000焦耳;

但是像M82,枪管长度只有29英寸(733mm),初速只能达到850m/s的水平,而且不能像重型枪管那样长时间连射,威力上M82没有一点优势.

M2跟M82的子弹是完全通用的,一开始M82并没有专门的狙击,而是借用M33机枪弹。 Raufoss Mk211是主供M82/M107使用的反器材,美国也开始生产,并逐步配发M2HB使用。 民用的还有公司指定的 12.7mm高精度弹,貌似单发售价高达30美元。

了解M82使用的,参考 #5

Mk211 mod 0: 如果单纯比较穿甲能力的话, 不得不提一下 M2HB重机枪的 M903 SLAP脱壳穿甲弹和 M962 SLAP-T脱壳穿甲曳光弹. M903 SLAP是Saboted Light Armor Penetrator的缩写, "带弹托轻型装甲穿透弹", 1993年配发给M2HB使用.

M903 SLAP属于次口径穿甲弹, 作用原理跟 坦克主炮使用的穿甲弹是一样的. 弹头有一根直径 7.62mm, 重约23.3克的钨合金穿甲弹芯; 外部是塑料做成的轻型弹托. 由于去除了铅套,被甲等多余的累赘, 弹头加速得更快, 用M2HB机枪发射 M903 SLAP穿甲弹, 弹头初速可以超过1220m/s, 要远远高于M82/M107发射Raufoss Mk.211的850m/s.

M903 SLAP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

在 500m距离可以击穿 34mm厚的硬化装甲钢板;

在1200m距离可以击穿 23mm厚的硬化装甲钢板;

在1500m距离可以击穿 19mm厚的硬化装甲钢板.

而Mk211在 1000m射程只能击穿11mm厚的钢板,威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目前, M903/M962只供应M2HB重机枪, 还没有听到M82/M107采用M903 SLAP脱壳穿甲弹的消息, 个人猜测, 可能霉菌是对次口径在极远距离的飞行稳定性还有顾虑.

M82/M107所使用的Raufoss Mk.211穿甲, 弹头内除了穿甲钨芯之外,还含有钝化和燃烧剂, 综合了穿甲,燃烧,爆炸的效果, 作用比较全面. 但如果碰到身披重甲的硬家伙, 还得靠 M2HB重机枪的 M903 SLAP.

M903 SLAP: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为什么中国不大量装备贫铀穿甲弹?

中国为什么不采用贫铀穿甲弹。

1.贫铀是提炼核武器用浓缩铀的副产品,美国库存量极大,属于废物利用,中国核武器本来就少,不足美国的零头,所以贫铀库存量也就很少,专门生产的话成本太高。

2.中俄控制了世界钨市场的90%份额,而钨是穿甲弹等武器所需的原料,美国要想不被卡脖子,必然要寻求替代物。

3.贫铀穿甲弹储存周期短,生产后就会慢慢变脆,15年后就像玻璃一样脆了,掉到地上就会摔碎。美国年年打仗生产了就消耗,无所谓,中国多年不打仗,这东西生产出来又不能拉出去打靶,因为会污染自己的环境,存着会变质的。

4.美军作战都是远离自己本土,不会对自己环境造成污染,而我们要打仗必然是国土保卫战。看看南联盟、伊拉克,后果已经出来了。

5.美军宣称这东西发射前是安全的,实际上是个人就知道铀这东西怎么放都会有辐射,对使用的士兵有伤害。

综上所述,我国不是禁用,而是使用它有些得不偿失。我们也发展这东西,目的是防止有朝一日这东西打到我们头上:我有但我不用,如果你敢对我用的话我就拿它来反击。

在我国,这东西叫特种合金穿甲弹。很多介绍坦克炮性能的文章都会提到:使用钨合金穿甲弹时如何如何、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如何如何,这里的特种合金穿甲弹指的就是贫铀穿甲弹,很含蓄的说。

这是摘自网上的一段国产125毫米坦克炮说明:

125毫米口径滑膛炮的服役让中国主战坦克的火力达到了世界水准。据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王哲荣院土介绍,就坦克火炮威力而言,中国主战坦克配备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50毫米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则可以达到960毫米以上,相形之下美国M1A2主战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为810毫米,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为650毫米,因此就目前坦克火炮的威力而言中国的水平肯定是最强的。

钨是最硬的金属。钨铁合金能做龙泉宝剑吗?

问题挺有趣,龙泉宝剑寒光逼人、杨志卖刀吹发即断......

这个小问题中有着大科学,需要先补充点材料学的知识。

我们所说的金属或者金属特性的物质主要是指:纯金属、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纯金属无论是硬度还是强度都不够,所以对硬度、强度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使用的不会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什么是合金?合金是指由两种及以上的金属及非金属元素(至少包括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合金一般是加热熔化、冷却凝固而得到的较为均匀的固溶体。根据组元不同,有二元合金、三元合金。比如我们常见的钢和铸铁就是铁碳二元合金。我们所说的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则是依据溶剂原子的不同得到的不同称谓。

金属间化合物(又叫中间相)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或金属与类金属组成的具有整数化学计量比的化合物,由于其晶体的有序结构以及金属键与共价键共存,因而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异性能,如密度低、比刚度高;熔点高、高温强度好以及抗氧化性能优良等。如TiAl、Fe3C等。

常温下,钨不是最硬的金属,纯的铬和锇都比钨硬很多,报道显示铬的莫尔硬度可达9,是已知最硬的金属。钨主要是红硬性(高温下的硬度)比较好。

此外如果仅仅考虑硬度,合金、金属间化合物以及人工合成物都可以远高于纯金属。如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CBN)等。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报道已知最硬的物质是硫化碳炔,硬度可达金刚石的40倍左右,强度是优质碳钢的200倍左右!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钨铁合金其实只是一种炼钢的添加剂,本身无任何实际工程使用价值,更加不可能锻剑。

楼主想用于铸剑的估计是钨钢。钨钢其实并不是钢,是一种用于粉末冶金的硬质合金。碳化钨,碳化钴,碳化铌、碳化钛,碳化钽是钨钢的常见组份。主要用于制作刀具、弹片等,如铣刀、车刀、镗刀......钨钢不能铸造、更不能锻造宝剑。脆性大、韧性差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用钨钢做宝剑,一旦有稍大一点的冲击必定会蹦刃甚至断成几截。

要锻造一把绝世好剑,材料很重要。总的来说,剑的基体要有足够的韧性,剑锋要有足够的硬度!即一般所说的表硬里韧。单种材料做出来的效果都不好,所以好的宝剑一定是多种材料、多种工艺做出来的。表面增加硬度的方法很多,渗碳、渗氮、表面淬火等均可。淬火虽然是门古老技艺,但依然有很大的学问要挖掘。**、小说中所说锻造绝世好剑需要祭剑。有玄幻、迷信色彩在里面,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单体的人的血液浓度不同、成分差异直接导致了淬火过程中钢的冷却速度不同,造成钢中马氏体、贝氏体等组织的量及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不同,最终导致宝剑性能的不同。由此,恰巧被山中术士正好试出最合适的淬火冷却介质,造出绝世好剑也为未可知,正如当年炼丹士造出火药一样。

所以,楼主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说说“钨铁合金”,含钨的合金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碳化钨加上粘结金属,用粉末治金方法制成的”硬质合金“,粘结金属一般是钴,也有用铁的,但很少;一种是在钢材中加入钨,钢材的硬度和耐热性能会大大提高,但韧性急剧下降。不论前者还是后者,一般用来做穿甲弹或机床刀具,我想题主所说的”钨铁合金“应该指后者。

龙泉剑,古称龙渊,为春秋时期欧治子所铸,现在的龙泉宝剑已成为宝剑的泛指。

那么含钨的钢材(简称钨钢)能否做宝剑呢?对于一把宝剑来说,一是要锋利,二是要有韧性,不然在战斗中非常容易折断或损坏。用钨钢做剑的话,锋利和硬度是没什么问题了,韧性会相当差,折断的可能性极高,是不太适合的。不过如果非要做一把用来炫富或做装饰品,那谁也管不了。

可以做刀具,但是只能做一大坨,厚厚的角度大大的刀具,这是属于做成龙泉宝剑掉地摔成三截的材料

宝剑用材,弹簧钢65Mn之类的就可以了。如果要宝剑对宝剑对削,刃口的硬度和韧性是关键,,,材料硬度和韧性是对矛盾,越硬越脆,通常作为刀剑刃口,硬度HRC58-60最合适,但这只限于刃口表面。刃口内部没这么硬,从HRC60逐步递减到35,这样的宝剑才能刃口锋利,又不崩刃。

钨棒有货币作用,没有人用钱去砍人的。

乌合金,做低碳钢的金属切削刀具还行,其它工业用途有一些,做砍刀不合适,太脆了。

钨是可以做刀具的,多用在机加工行业,比方说钨钴合金,钨钴钛合金,它们硬度很高,可以高速切削,缺点是太脆易磞。再就是W18cr4v和w9cr4v2,它们是做钻头绞刀铣刀车刀及一切白钢刀的材料,硬度次之,也有较高硬度,大约为HRc64~66度。没谁用它们做刀剑和菜刀,它们韧性太差还不方便刃磨。

做刀剑45#钢,40cr,65Mn就行了,淬火35~40度左右就够用了。不要被小说谜惑,那叫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无益。

通常来讲,钨钢主要是用来做铣刀和钻头的

为什么用在这里,主要还是“钨铁”合金的特性造成的——硬度高,耐磨。

但是这个东西要做龙泉宝剑的话似乎还差了那么一点点——钨钢有些脆,很容易在冲击下碎裂。

同时,钨钢并不好加工。

龙泉宝剑的工艺是叠打工艺,将钢条反复加热叠打成型。

在这个过程中,钢会变得更加致密,并且能够分出相当的层次以提高最后剑锋的锋利度。

因此我们也能在一把上好的打制宝剑上看到行云流水一般的花纹

这就是反复叠打的痕迹。

而用钨钢则很难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其为钨钢有些太脆了。

那么钨钢的钻头、铣刀、轴承就不是千锤百炼弄出来的吗?

其实还真不是,是压出来的。

没有加工过的钨钢是粉末状态的

这个东西和面粉的状态差不多,将粉末放入模具中施压,这时粉末就会结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的粉末就形成了一个初部的形状。

将这些初部成型的半成品再经过烧结等工艺就可以做成坚固的成品了。

根本就不会出现捶打的过程。当然了,很多的小型刀具也是用粉末钢加工工艺制作的。但是过大的宝剑,则很难用这样的方式成型。

所以答案是,钨钢不能做龙泉宝剑。而且即便做好了砍两下也会断掉。

另外再多说一嘴,再有的答主提到了硫化碳炔是最硬的物质。但这个东西依旧做不了刀,本身硫化碳炔并不稳定,目前只合成了44个原子长度的硫化碳炔线。而且两条硫化碳炔线接触的时候会引发爆炸。所以目前还没有真正以硫化碳炔为主要材料的制品。做宝剑就更别想了。

据我所知钨是最难熔的金属,铬才是最硬的金属。硬就容易脆,做宝剑的金属要考虑硬度、韧性、抗腐蚀和重量之间的平衡性,因此这种合金必须有最佳的成分配比。至于这种合金里是否含有钨,估计人家有秘方不会轻易公开!你可自己研究下。

作为知名的传统艺术品,龙泉宝剑不能靠产量追求经济效益。相反,一定要高品质,卖出高价格,一年做一两个精品,才有收藏价值,毕竟物以稀为贵。量多了,变成地摊货,谁还收藏?!

刀剑要不能太硬,太硬的话容易崩断!要有刚有柔才是好刀剑!

钨钢适合做比较短的小直,并且开厚刃,耐磨性较强,做长了太脆。一块w18车刀从二楼扔下来可能摔碎。

俄新型战车穿甲弹列装

俄新型坦克穿甲弹列装

随着俄军新型T-90M坦克的服役,一种穿甲能力达到650毫米的新型穿甲弹也下发了部队。对俄军自己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划时代的成就。面对西线的北约各式第三代改进型主战坦克,这个性能够不够用,只怕是要打个问号的。

长期以来,俄罗斯坦克声名显赫。然而只有业内人士知道,从苏军到俄军都饱受穿甲弹性能低劣之苦。苏联的125毫米坦克滑膛炮列装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俄罗斯就开始为坦克配备一种3BM42穿甲弹,配用3VBM17弹托。

这种穿甲弹广泛装备在T-72和T-80家族中,并且大量出口。但3BM42使用合金钢制造,因此穿甲能力极为有限。根据俄罗斯提供的有关文献,它的穿甲能力只有2000米460毫米。也就是说,如果把一块46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放在距离炮口2000米的地方,炮弹垂直击中钢板,正好能把它打穿。

460毫米是个很吓人的厚度,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威力足够击毁当面北约陆军的各种坦克。数量最多的M1系列坦克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只相当于350毫米厚的装甲。然而进入90年代,西方不断努力提高坦克防护性能。

其中M1坦克改进到A2型之后,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复合装甲和贫铀装甲,炮塔正面的防护能力至少相当于600毫米垂直装甲钢,车体正面相当于530多毫米垂直装甲钢,早就超过了3BM42的威力。

需要知道,商写在说明书上的武器威力,是在最理想靶场条件下测出来的。实战中的表现只会比这个数字更差。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T-72坦克多次从正面击中美国的M1A1,无一击穿。证明了3BM42的威力已经严重不足。

其实美国人自己也打不穿M1A1正面。在海湾战争中,曾经发生过M1A1相互误击的案例,双方发射的M829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能够打穿540毫米厚的装甲钢,所以都没有击穿对方600毫米厚的装甲。

打不穿对方的装甲,这对俄罗斯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据说在90年代,俄罗斯就在生产叫做3BM44M和3BM46的新一代穿甲弹,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650毫米的装甲。这种所谓大威力穿甲弹偶然有照片留出,但是一直没有见到实际装备。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俄罗斯财力不足,装备不起。另一种是两种穿甲弹根本没有研制成功,参数不过是拿来宣传的。

看来,财力不足这条原因的可能性不大。俄罗斯《消息报》指出,俄军已经决定用5150万卢布采购2000枚3BM44M。折合人民币不到2500元一发,即使在俄罗斯财政最困难的时刻,这也是个很便宜的价格。所以,3BM44M和3BM46应该是没有研制成功。

2020年4月18日,《防务更新》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配用了一张俄罗斯在国际军展上发布的照片,一枚3BM44M垂直穿过一块600毫米厚的装甲钢。看来,俄罗斯通过多年努力,终于完成了自己承诺。

然而我们还是要对这个穿甲威力表示怀疑,理由还是价格。如果采用钨合金材料,价格肯定要超过一万元人民币。2500人民币的单价意味着,3BM44M还是采用合金钢弹芯制造的。合金钢有自己的性能极限,很难达到2000米600毫米的威力,否则无论美国、德国还是中国都不需要奋力研制贫化铀以及钨合金穿甲弹了。

短期内,我们很难看到陆军强国之间的战争。那么还有没有机会验证3BM44M的实际性能呢?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同时存在着125毫米坦克炮和M1A2,那就是伊拉克-叙利亚地带。伊拉克拥有一大批美军遗留的M1A2,叙利亚则拥有俄罗斯提供的T-90。如果在某些场景下,这些坦克流入了一些敌对武装派别的手中,或许就能为3BM44M的穿甲能力提供答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