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油的150SN 250SN的150 250代表什么?

2.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的发展历史

基础油的150SN 250SN的150 250代表什么?

液力传动油工作原理_本溪液力传动油价格多少

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 中性油粘度等级以 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 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等。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例如:75SN、100SN、150SN、200SN、350SN、500SN、650SN和150BS。但是,SN油的粘度以40℃的运动粘度,BS则以100℃运动粘度划分。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已在国内实行了一段时期,对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了促进和提高作用。

中国石化总公司从90年代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中性油分类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油性质和粘度指数,把中性油分为:UHVI(超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40);VHVI(很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20);HVI(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80);MVI(中粘度指数,粘度指数40-80);LVI(低粘度指数,粘度指<40)。另外,根据大跨度多级内燃机油、液力传动油、高性能极压工业齿轮油等高档油品对中性油的性质要求,又订出了HVIS和MVIS两类深度精制的中性油标准,以及HVIW和MVIW两类深度脱蜡的中性油标准。这些中性油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蒸发损失和倾点等指标均较前面几种中性油规定了更高的要求。

HVI高粘度指数中性油,规定粘度指数不小于95。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较高的润滑油。粘度牌号为HVI-75、HVI-100、HVI-150、HVI-200、HVI-350、HVI-400、HVI-500以及HIV-650和两个HVI-120BS、HVI-150BS光亮油。

MVI为中粘度指数中性油。粘度指数不小于60。适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不高的润滑油。粘度牌号为:MVI-60、MVI-75、MVI-100、MVI-150、MVI-250、MVI-500、MVI-600、MVI-750、MVI-900以及MVI-90BS、MVI125/140BS和MVI-200/220BS三个光亮油。

LVI为低粘度指数中性油。未规定最低粘度指数。适用于配制变压器油、冷冻机油等低凝点润滑油。粘度牌号为:LVI-60、LVI-75、LVI-100、LVI-150、LVI-300、LVI-500、LVI-900、LVI-1200以及LVI-90BS、LVI-230/250BS两个光亮油。

HVIS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数大于95外,还有较优良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一定的蒸发损失指标。适用于调配高档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其粘度牌号对应于HVI中性油。

HVIW为高粘度指数、低凝点和低挥发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数大于95外,还规定了较低凝点、较低的蒸发损失和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适用于调配高档内燃机油、低温液压油、液力传动液等。其粘度牌号对应于HVI中性油。

MVIS为中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数不小于60外,还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适用于调配汽轮机油等。其粘度牌号对应于MVI中性油。

MVIW为中粘度指数低凝点低挥发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数不小于60外,还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蒸发损失。适用于调配内燃机油、低温液压油等。

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的发展历史

1970年,为了满足修建和运营中国援外项目坦赞铁路所需的铁路机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工厂成功研制了DFH1、DFH2型液力传动柴油机车,援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其中DFH1型机车为调车及小运转作业用柴油机车,而DFH2型机车为干线客货运柴油机车。为满足中国国内对客运机车的需求,四方厂于1971年对DFH2型机车进行改进设计,于1971年11月试制了一台试验型机车,沿用东方红1型机车的编号并称为东方红4311号机车(后改为东方红3型0001号)。为了便于设计、生产和日后配件供应,因此机车的车体结构、柴油机、传动系统等方面大部分采用了与援外DFH2型机车相同的零部件,许多主要部件能够通用。

东方红4311号机车经过初步试验和试运转后,于1974年由铁道部安排在锦州铁路局山海关机务段投入10万公里牵引运行试验,在沈山铁路担当牵引各种等级旅客列车。1975年,四方厂根据机车在运行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修改了设计。1976年1月,该型客运机车正式定型为东方红3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从1978年起,四方厂针对东方红3型机车在生产和运用过程中暴露的一些质量问题,例如柴油机机体裂纹、气缸套及机体穴蚀等,进行了持续的改进。1987年,四方厂又研制了经过强化的12V180ZJB型柴油机,装用于0252、0253号机车,机车标称功率提高到2×820千瓦,交付沈阳机务段使用。

至1988年停产,四方厂累计生产了268台东方红3型机车。 从1970年代末起,东方红3型机车开始大量配属沈阳铁路局沈阳机务段、锦州铁路局山海关机务段、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机务段、齐齐哈尔铁路局齐齐哈尔机务段等,投入沈山铁路、京哈铁路、沈大铁路、滨洲铁路、滨绥铁路等铁路干线运用。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东方红3型机车曾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力客运柴油机车。1990年代起,随着东风4B型、东风4D型等新型客运机车先后出现,东方红3型机车开始退居二线,担当普通旅客列车和市郊列车的牵引任务,部分机车转至大连、长春、丹东、吉林、通辽、本溪、图们、鸡西等地的机务段使用。2000年代初,东方红3型机车陆续报废,最后一批在干线上运行的东方红3型机车于2005年在拉滨铁路上退役,原配属三棵树机务段。

此外,部分原配属吉林铁路分局的东方红3型机车,于2000年至2002年间经过整修后援助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