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银比是什么意思?

2.纸白银的交易明细

3.什么叫做“银价随着金价走”?

4.按照清代乾隆年间的物价水平,十两银子能干什么?

金银比是什么意思?

金价比银价贵几倍怎么回事_金价比银价贵几倍

金银比是指金价与银价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理解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一盎司黄金的价值相对于同等重量的白银的价值比例。金银比通常反映市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看法,往往被投资者用作预测未来金价和银价变动的指标。

不同于金价和银价,金银比受到的因素较多、较杂,其中包括政治和地缘政治风险、金融市场波动、市场情绪以及供需变化等。例如,政治不稳定常常导致货币贬值,引发资本流出,从而导致金银比上升。而需求量对于金银比也有重要影响,世界白银首位消费国的变化,会导致全球对白银需求量变化,进而对金银比产生影响。

金银比的变化反映了市场情绪,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可以通过注意市场变化、跟踪经济和政策情况,以及分析供需关系等多个方面,来了解金银比动态,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同时,由于金银比并非稳定不变的指标,投资者也需要及时调整交易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

纸白银的交易明细

黄金的产量及世界储藏量很稀有,因此黄金价格是白银的80倍左右。因其富含量,白银矿产的生产量也较高,各国均有较高的白银的产量。在08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白银生产国,同时中国也是白银消费传统大国和出口大国。

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十分悠久的贵金属,人类开始开白银要上溯到4000多年前。由于当时银的开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4-16世纪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的银价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公元17世纪的日本,规定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普通老百姓针对白银的概念大多集中在银元、银首饰、银餐具等方面。其实除此之外由于白银特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感光材料、医药化工、消毒抗菌、环保、白银饰品及制品等领域。随着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电力工业的展,白银的工业需求正稳步快速增长。

①电子电器材料: 电子电器是用银量最大的行业,其使用分为电接触材料、复合材料和焊接材料。银和银基电接触材料可以分为:纯Ag类、银合金类、银-氧化物类、烧结合金类。全世界银和银基电接触材料年产量约2900~3000t。复合材料是利用复合技术制备的材料,分为银合金复合材料和银基复合材料。从节银技术来看,银复合材料是一类大有发展前途的新材料。银的焊接材料如纯银焊料、银-铜焊料等。感光材料:卤化银感光材料是用银量最大的领域之一。目前生产和销售量最大的几种感光材料是摄影胶卷、相纸、X-光胶片、荧光信息记录片、电子显微镜照相软片和印刷胶片等。上世纪90年代,世界照相业用银量大约在6000~6500t。由于电子成像、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卤化银感光材料用量有所减少,但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尚不可替代,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②化学化工材料:银在这方面有两个主要的应用,一是银催化剂,如广泛用于氧化还原和聚合反应,用于处理含硫化物的工业废气等。二是电子电镀工业制剂,如银浆、氰化银钾等。

③工艺饰品:银具有诱人的白色光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收藏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特别是妇女)的青睐,因此有女人的金属之美称,广泛用作首饰、装饰品、银器、餐具、敬贺礼品、奖章和纪念币。银首饰在发展中国家有广阔的市场,银餐具备受家庭欢迎。银质纪念币设计精美,发行量少,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深受钱币收藏家和钱币投资者的青眯。20世纪90年代仅造币用银每年就保持在1000~1500t上下,占银的消费量5%左右。

④医药与抗菌材料:在医学上,Ag-Pd合金广泛用于视神经修复、小儿脊髓弯曲等康复装置;银基铸造合金和Ag-Cu-Sn汞齐是牙齿的修补的重要材料。银系列无机抗菌材料具有持续性、持久性、广谱性,耐热性好、安全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其杀菌性能较锌强近2000倍。利用抗菌材料可以制成药用纱布、抗菌布料、抗菌日用品、公共用品、个人消毒用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银系列抗菌材料的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当然,在各大商场我们很容易可以找到白银商品,如白银项链、白银戒指等白银首饰。

白银的需求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白银的供应量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产量提升的缓慢让超过三分之一的需求量得不到满足,抛售和市场回收白银,已难填补每年超过3亿盎司的供需缺口。 一、投资需求  众所周知,白银作为贵金属的一种具有投资保值和抗通胀的作用。投资的需求让流入白银市场的净投资增长。  二、工业需求  白银做为最主要的工业应用,主要体现在电子电器材料、感光材料、化学化工材料等,其中电子电器是用银量最大的行业。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部等离子电视需要消耗白银10克左右,一粒纽扣电池需要消耗白银1-2克。 三、消费需求  银具有诱人的白色光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收藏观赏价值,广泛用作首饰、装饰品、银器、餐具、敬贺礼品、奖章和纪念币等。二十世纪末期仅造币用银每年就保持在1000~1500吨,占银的消费量5%左右。从地区来看:东亚、北美、欧洲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位于前列。 由于白银投资的门槛较低,很多投资者对于这一产品的热情也很高。

所谓账户白银其实就是类似于“纸黄金”的“纸白银”。记者了解到,白银投资渠道分为三种:上海黄金的Ag(T+D)、工商银行的“纸白银”以及一些黄金公司推出的投资银条产品。工行开通“纸白银”,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像炒“纸黄金”一样进行账户白银的交易,这一交易不需要涉及实物白银的交割。据了解,与纸黄金一样,账户白银买卖业务分为账户白银(盎司)兑美元、账户白银(克)兑人民币两个交易品种。“纸白银”与“纸黄金”的开通程序完全一样。个人客户只要在工行网银的“网上贵金属”一栏中的“账户贵金属”下进行网上开通即可。开通后,可在实时行情区查看行情,在交易区进行买卖。

与黄金相比较,账户白银具有投资门槛低的特点。工行所推出的人民币和美元账户白银交易中,交易起点分别为100克和5盎司。以2012年12月28日的白银交易价格为例,美元报价为29.99美元/盎司,因此投资者最低只需要人民币606元或是150美元就可以开通账户白银交易。而“纸黄金”的人民币和美元账户交易起点分别为10克和0.1盎司,按照目前金价来看最低需要人民币黄金交易资金 最少交易0.1手需用保证金100美元 人民币600多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交易手续费率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工行的账户白银买卖业务中,用点差的方式收取手续费。如果与黄金产品相比较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手续费率还是很高的,单边点差接近1%,而黄金则只有0.3%,也就是说只有白银价格的变动达到了2%,投资者售出账户白银才有获利的可能。

“纸白银”与“纸黄金”的交易时间也一样,为全天候交易,工行的设置是周一上午7点至周六上午4点,已经开通的交易渠道包括柜台交易和网上银行交易(电话银行暂不支持)。 别看白银的价格很低,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可能比黄金更过瘾,因为它的波动幅度通常是黄金的两倍。分析师表示,其实黄金的价格变化比较单一,方向也较为固定。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金价缓慢向上。但白银不一样,虽然大方向与黄金一致,但金价调整时,白银会跌得更深。近两年来,黄金的年波幅约20%,白银高达40%以上。日波幅也一样,黄金最多两个点,白银则可达到4%-5%。

而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数据显示,自2002年末到2008年的黄金牛市中,黄金上涨了198%,白银随之更上涨了351%,赚钱效应更明显。

正因为此,也就不难解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了炒银队伍。上海黄金市场报告统计显示,Ag(T+D)的成交量逐月上升,8月份达4411604公斤,同比增长了336.03%。

黄金和白银是市场公认的财富避风港,但和黄金相比,有分析师认为白银可能还更坚挺,白银比黄金更具备长期的上涨潜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向好,各类商品的需求将会提升,而白银商品属性要大于金融属性,更有实际需求作为支撑。

据介绍,白银价格的涨跌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国际金价,二是市场供求关系,且白银与后者关系更紧密。白银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行业。未来,国际市场对白银的需求量还将增大,中国是白银出口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白银价格还将保持上涨趋势,且涨幅或远超黄金。

什么叫做“银价随着金价走”?

银价与金价有一定的正相关(positive correlation)。是因为两者都是贵金属,皆有保值的功能(storage of value)。 两者主要分别是:(1)银的工业有工业用途,但金只有首饰功能(少于10%的金用来做首饰);(2)金比银的价值大很多。 就是说,金的保值功能比银大与专。银价与整体经济关系比金大。

按照清代乾隆年间的物价水平,十两银子能干什么?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