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2.2008年中国政治,国家安全,体育,形势。

3.里海的油气开采历史有多久?

4.引起中国油价上涨是什么原因?

5.英国怎么买车英国买车全攻略

6.为什么英国的车都很小

油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2008年英国油价_英国的油价格是多少

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国际油价在近几年来的上涨过程。 在2001年911前后,当时的油价在每桶20 美元左右。而到2003年初,油价上涨接近30美元/桶。一年后的2004年初,更突破40美元/桶关口。到2006年初,油价开始接近60美元/桶大关。而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则先后突破80、90美元/桶的关口,直至2008年初的百元大关。 当然,国际油价最近突破百元大关,有一定的偶然性,主要是受到市场利空因素的影响。例如,2008年初尼日利亚石油港口城市的武装,令人们担心这个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国的石油供应可能进一步缩减。同时,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已连续7个星期下降,并已降低到2005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因为在那些左右油价的供求关系中,包括需求量、产出量、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因素中,又确实包含着推动油价持续走高并保持高位的成份。我们来逐一加以分析。 首先来看世界经济与石油需求。我们知道,这一轮油价高企,并不某个突发事件导致的短期变化,而是受到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而普遍增长的有力推动。研究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长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耗量的增长也明显快于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的增幅显著高于GDP的增幅。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预计,世界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可能在2015年前后回引发更加严重的供应问题。这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需求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有的机构,如埃克森美孚公司预测,全球石油需求80%的增长部分,将来自发展中国家。 在考虑石油需求方面,交通系统、特别是汽车,需要格外被提及。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近3亿辆汽车,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石油消费的25%,但石油生产只占全球石油产量的大约9%。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国交通系统的燃料,有97%是石油。 中国汽车拥有量的猛涨,也使得石油消费强劲。中国现在将近有2050万辆车,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增长了3倍,近年来车辆的销售增长率一直在20%以上。自1993年以来,一直就是石油净进口国。目前,石油需求的近半依赖进口。至于邻国日本和韩国,石油更是100%依赖进口,突显亚洲经济的火车头对石油的巨大需求量。 其次来看石油的供给与储备。总的情况是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赶不上需求的增长。世界性石油供应短缺现象,在短期内还会呈现加剧态势。用有的学者比较悲观的描述,就是世界每消耗了两桶石油的同时,却只发现一桶新石油的产能,因为世界上大多数成熟油田的产能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之中。 美国已开采完大多数的传统油田。英国北海石油的产量从1999年就开始衰退。墨西哥油田也在2006年达到产量峰值。沙特的7大油田占全国石油供应的90%,但产能也在逐年衰退。在中国,约占石油总产量30%的大庆油田,产量也以2-3%的年均速度递减。第二大油田辽河油田的产量也一直在下降。几乎全球都在发生相似的情况:产量达到最高点后,面临两倍数的下降。下降的速度,快于预期。 当然,我们说全球石油紧张和产量下降,主要是指开采条件优越、天然油质好、经济价值高的高效、低成本的轻质油田(传统油田)的储量和产能减少,并不否定全球范围内其他类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的存在和扩张潜力。事实上,油价有反作用力。在油价处于低位时,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是没有开发价值的,反之则不然。 打个比方,传统油田的产油成本低。按美国能源部的测算,包括勘探、开采、运输成本在内,传统油田的生产成本一般在10美元/桶以内,理论售价应在40美元/桶之间。采油条件特别好的国家,如沙特,原油生产成本可低至3-4美元/桶 - 在那里,人们只要向大油田的底部加水压,油质好、价值高的轻质油便浮到表面。可惜的是,这样的优质大油田正越来越少,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所以,综合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来看,有三句话可以概括:第一、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拉动油价持续上涨;第二、传统油田产量的下降,推动油价提升;第三、油价上涨带动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和其他形式产油方式的扩张,反过来缓解石油供需矛盾,抑制油价过高的攀生。 所谓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典型的类型包括油页岩矿、油沙矿、以及分布在北部高纬度寒冷地带的特殊油田。 作为前者,油页岩看起来象普通岩石,但加热后就会渗出油泡。美国、中国、巴西、爱沙尼亚、澳大利亚等国都有此类油页矿。美国更是独占优势,有超过世界油页岩矿产量72%的储备。仅在科罗拉多落基山表下面,就蕴含2万亿个桶的储量,具有8倍于沙特、18倍于伊拉克、21倍于科威特、22倍于伊朗的原油产能;其规模超过当今世界已被证实的全部传统油田的原油储量。 作为后者,加拿大等国在北部艾伯塔等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沙矿资源,产能可达数百亿桶油的规模。另在加拿大的西北寒冷地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储量在400亿桶的特殊油田。说它特殊,主要是因为其气候恶劣,开采条件差 - 这是一个冬天冰山覆盖、夏天一片沼泽的特殊地带。冬天的温度可下降到零下60 和70度,使人和机器在那里作业面临非常危险和困难的状态。 但从技术的可能和可行性上,现在我们已完全具有开采油页岩、油沙、以及北部高纬度地区特殊油田的成熟能力。不过,从现实性、迫切性来看,是否进行实际的开采活动、以增加石油供应量,还要看油价高低是否满足开采成本及盈利的空间。按估算,油页岩矿的开采成本在每桶25 美元左右,油沙及北部高纬度地带的油田开采成本也离这个数值不远(均与传统油田存在显著成本差异)。在油价在35-40美元/桶时,不会有任何公司去花钱投资和生产。但当油价上涨到75-80美元/桶时,就会有许多公司积极介入生产,以获得现实的利润。 而所谓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则主要包括一种煤转液技术(CTL)的技术过程。这种技术的萌芽,其实早在二战的德国就已开始。当时的传统做法,是第一次技术过程实现煤转化为气(一氧化碳和氢),第二次过程再将气转变成柴油、汽油或其他相关产品。制约此项技术应用的现实性和迫切性的因素,同样是成本和油价之间的盈利空间。 因为煤转液过程的生产成本在每桶30-40美元,所以不到油价上涨至75-80美元/桶,不会有许多公司真正地去应用这项技术,增加石油市场的供应。但到价格到位、市场条件成熟时,煤转液技术的潜力非常之大。据美国五角大楼估算,仅美国一国,就具备可生产9640亿个桶油的煤资源。其产能,大于整个中东地区约6850亿桶油的传统油田产能。 从上述角度分析,我们知道:按现有的石油需求、供应条件和价格因素来看,当市场油价上涨到75-80美元/桶时,尽管会有时滞,但世界石油会有一个来自于包括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量的显著扩张,从而大幅增加供应,缓解供求矛盾,舒缓价格上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意美国能源情报署关于2008-2009年世界油价可能会适度回落到每桶80美元附近的预测结论。 当然,具体到特定时点的油价是跌是涨、何时跌涨,除了考虑上述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之外,还必须结合分析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等广义因素的影响,当然,我们认为: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对油价跌涨起着长期的、基础性的支配作用,而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等广义因素,更多地对油价跌涨起着短期的、伸缩性的配合作用。 先来看国际政策。欧佩克、俄罗斯等国的政策对世界石油的供应影响巨大,而美国的政策则对世界石油的需求影响显著。短期内,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40%的欧佩克还不会改变限制成员国产量以防油价下跌的基本态度。而俄罗斯,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因油价上涨和开采技术进步,石油生产得到快速扩张,产量已超沙特,但它对与西方公司合作扩大石油产量的呼吁兴趣不大,更愿意与欧佩克一起坐享油价上涨的巨额利益。 作为石油消耗大国的美国,已在2007年12月通过了由布什总统签署了新能源法案,决意改变对石油长期以来的高度依赖性。根据新能源法案,到2020年,美国汽车的油耗必须比目前降低40%,而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必须达到360亿加仑。美国正试图通过这种坚定的政策导向,影响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石油需求。 但鉴于在美国历史上、特别是尼克松总统任内、卡特总统任内,曾都有过“摆脱对外国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独立”等的类似政策、但却从未成功的先例,布什总统的这一次新能源法案的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只不过,前几次总统政策的失败,大多源于国际市场油价的走低所致(其中包含欧佩克的政策反击)。可从导致油价降低的结果来看,也不能说是政策的完全失败。 最后,我们来看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因素。这里,最重要的,是美元贬值、以及石油期货市场及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角色。美元连续贬值,当然会反过来促使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价格的持续高走。事实上,如果我们按美元贬值幅度回算各年度的油价实际涨幅,就会发现,它们只是名义涨幅的60%左右。 石油期货市场方面,一些养老基金、公共基金、对冲基金的投资(投机)性参与,对价格起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市场的资料显示,以对冲基金为主的非商业交易商,所持有原油期货仓位可达到30%以上,非常活跃。它们改变了石油市场由石油生产方和消费国占主导的传统格局。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的任何动向,都会加剧油价和市场波动。这一点,在解释世界油价短期波动、特别是振幅加大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2008年中国政治,国家安全,体育,形势。

2008年全球通货膨胀会不会死灰复燃?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通货膨胀一直不是一个问题,但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全球出现了通货膨胀死灰复燃的迹象,11月份最新的统计,欧元区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经出现了大幅上涨。对于通货膨胀抬头的迹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在这儿可能有人说,一方面看到次贷危机中货币市场上流动性的短缺,另一方面又在这儿谈所谓全球流动性过剩,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不能并存?实际上这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并存的,在货币市场上之所以出现流动性短缺的局面,是因为信心缺乏,人们不愿意向提供贷款。作为大量的投机资本形成的流动性资本不会填补这个空缺,他们反而从货币市场上会进一步流出,进入到其他市场上进行投机。所以次贷危机将会加剧流动性过剩。

2007-12-27 09:43:29

李向阳:

第二个原因就是高油价,高油价在经济增长率放慢的情况下,油价的上涨将会有可能通过结构性通货膨胀传递到其他价格中去。

第三个因素是美元的持续贬值。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美元贬值就会使全球通货膨胀死灰复燃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发达国家乃至全球将会高度关注通货膨胀的走势,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

2007-12-27 09:46:47

邹东涛:

李向阳副所长对2008年经济形势预测最新出版的书做了简明细致的介绍,把精彩的内容展示给了大家。对李向阳副所长的介绍表示感谢。

现在请王逸舟先生介绍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的基本内容。

2007-12-27 09:47:57

王逸舟:

谢谢。非常高兴和各位媒体的朋友见面,大家早上好。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全球政治和安全形势有几个最值得我们关注,包括公众、媒体、老百姓应当关注的几个重要特点,有些特点是有连续性的。9·11以来国际形势走势相关。还有一些是今年突发性或者比较特别的,我概括为五个方面,其实不只五个方面,我们概括了很多,但我觉得媒体的朋友最关心的可能是这五个方面,所以要特别说一说。

第一,今年超级大国美国和广义上讲他的盟友,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等美国强硬派盟友,在打击所谓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围剿伊拉克的反美势力、重建战后伊拉克方面继续逐陷泥潭,让美国、西方头痛不已,今年仍然在持续,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这点看上去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使得美国无暇他顾,使得美国战略力量、美国的外交、美国整个资源在国际上的配置很大程度上由于伊拉克危机的深化,由于伊拉克政治重建过程的缓慢而拖住了手脚。不仅如此,大家对以伊拉克为中心的辐射、放射效应,一种消极的对美国、对西方而言的放射效应再继续扩大。在家以外的一些其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乃至于美国,对伊斯兰下层民众的影响辐射在上升。整个西方强硬团队、强硬势力陷入了无休止的对质对峙、仇恨、对抗状态,这是今年非常突出的特点。这中间有很多事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此起彼伏的爆炸,防不胜防的恐怖袭击,不光在伊拉克,像不久前在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包括今年在英国格拉斯哥机场,在德国的恐怖爆炸,有的是未遂事件,有的是正在预谋中的一些活动,很多。

2007-12-27 09:48:52

王逸舟:

总而言之,这是全球政治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热点群,包括我们看到中东地区混乱的迹象,仍然没有什么好转。由于美国的战略失败,所以全球范围内以家为中心,特别是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带来了全球国际政策安全形势非常紧张而不确定的局面,我觉得这是在年终岁末来谈国际形势的时候大家讲得最多的。大家看电视、收听广播、读报纸,会发现这一年的大事、要闻、媒体朋友总结的事件,来自于“弧带”、美国围剿恐怖势力、围剿“弧带”势力的反美行动其中带来的负效应可能是最多的一年,今年报道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是最多的一年。第一个重大的线索是不能忽略,虽然不是突发的,但我认为这是近几年国际上最值得关注、而且是持续的一个重大线索。

第二,今年一个突出的国际政治安全现象就是俄罗斯强势崛起,外交形成一种咄咄逼人的、非常强的态势。对西方,对美国这些盟友构成了强烈的冲击,也对现有的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深刻的挑战。我觉得这一年应当说俄罗斯外交、俄罗斯国际关系中非常引人瞩目的一年,虽然这几年俄罗斯随着油价的上升带来了收入的剧增,随着国内经济社会政治的相对稳定和复苏,一直在呈现升势,但今年俄罗斯的出击非常猛,大手笔非常多,强势复苏是非常明显的一年,这一年有很多的事件,比如大家报道过的比如俄罗斯在北极插旗的事件,比如跟美国、西欧一些大国围绕捷克、波兰岛,围绕格鲁吉亚靠拢西方的脚步,展开了一系列较量,以及宣称巡航等等,在大西洋太平洋最终重返,这一系列的举措,可以在所有大国中间,俄罗斯强势地位是最快的,他仍然是超级大国,绝对是霸主国家。俄罗斯是往上走是最快的,和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仍然是绝对霸主的国家相对下降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可以说美国这几年持续在走低,俄罗斯持续在往上走。虽然总体上上美国是俄罗斯等国无法抗衡的,但俄罗斯这种大国显示出了快速上升,给国际政治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惊奇的、令西方大国猝不及防的变化,这是今年一个安全的现象,也会成为国际格局产生冲击的一大线索。

2007-12-27 09:53:57

王逸舟:

第三,今年很多国际方面有关新崛起国家的讨论在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以“金砖四国”,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和今年新出现的概念叫VISTA,也叫眺望或者展望五国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金砖四国这几年在崛起,新崛起的五国稍微小一点,但都是地区强国,都处在一个崛起状态,像越南、印尼、土耳其、南非、阿根廷等等,都是各个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大国,而且自身的调整、变革都恢复了生机,在本地区扮演了四两拨千斤的角色,和金砖四国在一起,占了全球人口的一半,全球60亿人口,这四个国家合起来已经有三十二三亿。这是什么含义呢?大家可以想像,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战后发展以后,来自非西方的这些大国、强国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我想这对未来世界的冲击,对国际外交政治含义是非常深刻的,有些今天我们还很难充分去估量,但无论如何这是值得我们,特别是值得中国人关注的,我们也是中间的一员。不能说因为有一个好的迹象,有一个快速的升势就头脑发热,这些国家之间有一些头脑发热,认为可以在世界上扛旗子了,为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紧张摩擦和对抗。

实事求是讲,它和西方的大国和传统势力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他所谓的强势是相对比较不发展、比较边缘化的点,现在他往中心地带走,但是仍然和西方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为首,西方其他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包括话语权,全球的军控等等,主导力量而言有相当大的距离。媒体报道金砖四国、远眺五国崛起的时候不能说得太过,不能说大有取而代之这样的现象,相对而言是带来世界发展更大前景的一个良好迹象。

2007-12-27 10:02:48

王逸舟:

第四,我想强调2007年在国际关系史上可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记录一笔的事,可以作为全球政治气候的元年载入史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年像今年这样突出环境、气候、温室效应、排放问题,而它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是科学家关注的,是生态学者或者狭义上的经济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政治的主题,成为大国关系的一个焦点,成为人类,包括联合国安理会、主要国家热烈讨论、激烈争论,成为议事日程排在很前面的大问题。所以有人讲,今年是全球气候政治元年,我觉得这个话有道理。30年、50年人们能够认识这一点,起码这一年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入了历史范畴,成为大国关系的主题之一。包括中国在内,在各种场合、各种会议上、各种协议中间,包括双边的、多边的、全球性的气候问题,特别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这样一个遏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作出共同的但是有差别的承诺,这可能也是点击率最多的一个概念,可能就是气候,这有很多的故事,我们书中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今年气候政治的博弈、气候政治的多样性。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而且明年还会继续,今后几年会特别受到关注。

这个源起,也许是今年没有9·11,所以气候上到了这个高度。但从气候学者来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从今年初科学界有共识,我们遭遇了人类有气象积累以来130年最暖的一个冬天,06年初就是这样,到现在还是这样,而且越来越多的共识和感受是我们遇到了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排放带来的很多自然灾害,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周期,可能是跟人类活动、工业化、现代化、大规模建设发展有关系的,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也好、大国也好,乃至于很多海岛国家、中小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虽然承诺也有提案,但问题本身在2007年凸显出来,我觉得有它的必然性。而且我想说,在未来是肯定的,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你们在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篇幅去报道有关全球气候政治博弈。看看环境问题是如何影响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

2007-12-27 10:06:18

王逸舟:

最后一点,今年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我们所看到的热点、麻烦地带,今年非常复杂,可以说是此消彼涨。一方面我们看到朝核问题有所好转,朝美之间出现更多的对话。但另一方面朝美问题仍然是扑朔迷离,不排除下一阶段发生意外的可能。今年如果从统计数来说,恐怖事件的发生丝毫不减,没有比过去几年下降多少,而且像阿尔及利亚、土耳其,欧洲一些国家还在面临高危的局面。另外像一些地区热点,比如说又有新的迹象,传统的像尼泊尔、斯里兰卡有所缓和,但像巴基斯坦清真寺事件,印度虽然是成长中的大国但也出现了内部的恐怖袭击。欧洲、北美我觉得都有这种内部紧张的现象,都有一些新的麻烦。我想说的是,热点冲突某些方面缓解了,但我们不能排除再有意外出现的可能,不能排除未来一段时期出现大的爆发、大的冲突的可能。大家都说现在中欧地区开了好几次和会,中东地区巴以关系有所缓解,但不敢说明年不会出现大的冲撞或者小规模战争,很有可能在这个地方出现。

所以这是我们今年研究国际关系最头疼、最不确定的一方面,到底如何判断国际热点这些战事、这些麻烦,到底是减少了、趋缓了还是有可能继续增多,我只能说此消彼涨,而且不排除未来的时间出现新的战略意外和新的对抗的可能,谁也不可能说未来不会发生9·11事件,谁也不排除说伊朗核问题会引起战争性对抗。谁也不敢说在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上,尤其涉及到一些战略挤压地带,像波兰、捷克、格鲁吉亚不会有新的冲突和对质的出现,今年的国际形势虽然不确定,但是值得指出,值得媒体保持关注的一点。

2008年根据皮书作者的总体判断,明年大体上会连续今年的态势,但明年有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看的,媒体要特别重视。首先说中国,中国明年有三件大事,首先是要守住三八线,所谓三就是三月份的台湾地方选举,现在是高危期,完全有可能对我们的外交、国际关系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形势产生严峻的冲击和考验,就想唯恐天下不乱,哪怕洪水滔天,把事情做得越糟越好,其他国家越闹我越高兴,想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美国也在乐观其成,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对付这种挑衅?特别是他到了走边缘的时候,按照我们来看让我们无法容忍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恰当地应对,不至于危及我们国内的大局,从而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这是全球都在关注的,也是目前我们需要特别重视的外交难题。虽然台湾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但同样涉及到国际关系问题。

2007-12-27 10:12:59

王逸舟:

“八”就是明年的奥运会,一个重大的体育盛会,中国史上第一次有这么多的运动员、外交家、国家元首来中国,包括美国的很多在位的高层领导,还有很多元首、首脑,光记者同行就会来几万人,这对中国来说是很大的考验,虽然是在北京,但对全国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特别大的考验。我们能不能把奥运会平稳地、成功地办好,奥运外交涉及到中国的形象,涉及到各个方面,对我们来说明年会有特别多的事情,把这个办好,最好成为奥运史上一个非常成功的记录,我觉得是明年要做的一件大事,不光是体育。

2007-12-27 10:18:15

王逸舟:

第三件事是奥运会之后中国要承办亚欧首脑会议,从规模上讲不亚于去年召开的中非首脑峰会,那次来了4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这次也会非常多,而且涉及到两大州,亚洲地区和欧洲地区的一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作为东道主,中国为此也将倾注我们的全力把它办好,使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进步,把更好的形象展示给世界,根据国际惯例把民生的、国际重大问题取得新的推进,这也是明年媒体需要关注的大事。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三件事是中国08年要特别关注的。从全球范围来看有一件大事情:明年主要国家的大选,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的最高层更迭,跟一般小的国家、小的地区***更迭不一样,这是非常大的事情,可能带来全球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当然首先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谁都说不准,包括美国人都说不明白是谁可能入主白宫,是一个黑人领袖还是一个妇女,我们都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明年政治是一个特别热闹、特别喧嚣,不只在美国有影响力的大选,会带来很多关系的调试,带来很多很微妙的、激烈的争论。刚才向阳讲,美国经济一感冒,其他国家打喷嚏,其实美国大选也是这样,他们大选时总是对全球政治和关系产生很多故事,很多丑闻,很多政治问题都出现了。

另外是俄罗斯,任命了新的接班人,但是未来的新结构,如何运作,对俄罗斯现有的外交、国际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我觉得还是让人非常有兴趣来观察的。特别是今年强势的崛起,还有一系列没有处理完的事,比如与西方对抗,冲击,包括石油、美元等等,明年双巨头的结构,主导下的巨头结构明年怎么去运作,我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注意的看点。

2007-12-27 10:19:19

邹东涛:

感谢王逸舟先生对全球政治以及安全报告的内容介绍。现在请到会记者提问。

2007-12-27 10:31:12

燕赵都市报记者:

请问李博士两个问题:刚刚有一个问题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相当大,并没有具体说哪些方面来论证,请您说一下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哪些方面?中国普通的老百姓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或者尽可能规避这样一个风险?

第二个问题,现在CPI今年11月的时候已经创下了11年来的新高,老百姓已经感受到了通货膨胀,很明显,请您介绍一下,现在的通货膨胀是到了一般性严重、比较严重、还是很严重?08年的通货膨胀会不会持续下去,或者说更严重,请您分析一下。

2007-12-27 10:31:26

李向阳:

你第二个问题是给我出难题。我首先说第一个问题,美国经济放缓和次贷危机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先从贸易来说,可能媒体上已经报道过人民银行做过一个估算,美国经济如果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的增长里将会下降6个百分点,所以通过贸易这个渠道毫无疑问会产生重大影响,而进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1/3,所以这个渠道很显然是非常大的。至于次贷危机,通过金融领域的影响,反而没那么明显,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体系,这几年开放的步伐走得比较慢,所以还没有分享到当初美国人搞房地产抵押贷款发行的各种各样的有价债券,没有进入这个领域,只是很小范围地进入。但是可能间接会有一些影响,如果在今后一段时期,次贷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提高,无疑就会影响到中国。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受次贷危机相对比较小,反而看到很多国际游资又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体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对我们来说是好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负面的是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实际更大了。如果大量游资寻求安全性,除去赌人民币升值之外,再赌中国市场的安全性,对于中国的人民币压力实际上是更进一步提高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在理论上实际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因为从结构性通货膨胀到一般性的通货膨胀之间,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很难给它扩展到多少产业的时候、多少种产品的时候才是一种从结构性转化为一般性。因为一般性通货膨胀的定义是由于货币投放量过多而引发的价格上涨,这是通货膨胀的精确定义。而它的起源的确是由于农产品、油价这些影响,可是我们看到,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货币投放量过多在后续的价格上涨,正在起助推器的作用。所以,我对它的发展前景应该是值得高度关注的,我只能这么说。除去CPI之外,PPI就是生产价格指数也已经上来了,生产价格指数到消费价格指数之间早晚会有一个传递过程,如果中间一旦传递过去了,毫无疑问就只能说是一个总体性的通货膨胀了。至于你说现在是不是,我无法给出一个答案,因为多少商品价格已经上涨,波及到多大范围,我现在拿不到这个数据,所以无法作出一个肯定性的答复。

2007-12-27 10:33:04

记者:

这次福田来中国访问了和上一次安倍来有什么不同?会谈什么样的议题?包括这次福田上台以后,会对安倍当时的施政做哪些修正?会有什么效果?

2007-12-27 10:36:29

王逸舟:

安倍去年的访华,我们叫破冰之旅,那次访华的最重大成果是打破了小泉执政六年中日关系的僵局,可以说开启了中日关系一个新的时期。今年4月访日,叫融冰之旅,使得这样一个趋势得以发展。这次在此基础上,福田首相对中国一次重要访问,我们可能会看到2008年对日访问,构成这样一个连锁的中日关系朝好的方向演进的不同环节。如果从这次和安倍上次访华有什么不同,上次更多是意向性的,是打破坚冰,开始朝着一种好的方向推动,一次大的推手,而且那次提出了中日关系互惠关系的战略,尽管我们对安倍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和说法,但从这点来说是可以肯定的。这次福田访华不一样,刚才说了安倍首相访华是一些具体的、持续性的大于实际性操作层面的,而这次福田访华我们希望能够取得新的突破,不只是象征性的、礼仪出访,能够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比如中方希望台湾问题能够得到日方更多的关注,在遏制方面日方有更明确的承诺,以往日方在我们看来是有一些问题的,希望在这点上能够有进步。

日方也有他们的期待,他特别希望在中日、东海划界谈判上取得实质进展,甚至包括在日方的重大需求,比如加入安理会,比如对朝鲜核问题上日方立场取得更大理解。这次在两国***议事日程上,我觉得会比上一次更细化的多,当然我没有把握的是,到底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只能说,这次和上次相比,这次更进入实质问题,双方取得了更实质性的进展,如果成功的话,我觉得一个周期标志是对明年日本的访问成行,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标志。我相信福田首相来访和明年访日可能成行会开辟一个新的时期,把前一段时期比较冷的局面彻底走向一个新的正常关系,尤其是东亚关系。两大国之间有一个更好的、携手的关系,所以这次中日领导非常重视,可以说是今年的一个大头戏,也是中国今年对外交往的重要活动,这次接待规模非常高,安排非常细。日方也是一样,日方对这次活动做得准备非常细,媒体对此也提到了十几点建议,对此给予了很高的期待。

所以我希望,也衷心祝愿福田首相这次对华访问能够取得成功。

2007-12-27 10:37:46

成都商报记者:

刚才您提到美俄大选的问题,作为世界重要成员,我们知道中国从今年“十七大”到明年三月份的政府换届过程中,各种人事布局也在进行调整,随着一批新人进入中国的高层,对我们这样一个外交政策会不会带来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形势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2007-12-27 10:42:22

王逸舟:

“十七大”确实推出了一批“新人”,在外交、军方。从我自己的研究角度来看,我觉得明年两会以后会有一些新的面孔出现,专业化程度会更高,而且更加务实,因为总的趋向对中国外交的影响是会大大强化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方向,在保持礼仪外交、守法外交,大国外交同时,对中国公民的、社会的,百姓的关注,会持续增加。以我个人的观察和了解,这批处在外交的首长和将领非常熟悉国际情况,非常了解现在我们所关注的民生问题,特别是对中国海外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的关注,包括中国在未来可能会有什么样重大的影响,对这些非常敏感。

我期待明年两会以后中国会有一个新的政府、新的班底出现,他们更加专业化、更加熟悉国际事务,很多人,包括军方很多首长都有海外的经验,比如使馆、驻港部队、国际维和等很多方面的经验,他们对国际责任、国际形象、中国需求比我们敏感得多。我看好“十七大”以后,特别是两会换届以后中国外交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底气十足、进取意识强烈,不断在国际舞台上承担一个更加负责任、更加有大国风范的角色,这个期待是可以有把握的,有这样一个判断。因为涉及方面太笼统,所以我只能这么说。明年是改革开放30年,据我所知,各个部门,包括学界、军方、外交部门,乃至中央,都在总结30年来我们在坚持邓小平路线、坚持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进步,因此这样一个总结不只是为了回顾,更着眼于未来,我期待“十七大”以后,新的***能够坚持邓小平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和世界合作的温和、开放的态势。

2007-12-27 10:43:20

文献出版社编辑:

我想请问王博士,明年俄罗斯的新总统就要上任,他提出要任命为总理,在明年新总统上任之后,您认为是不是要继承总统目前的外交政策,请您对未来中俄关系做一个新的预测。

2007-12-27 10:46:32

王逸舟: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我相信新的总统会是政策的一个坚定执行者,这是没有问题的。基本是总理总统结构,也就是主导的外交。有趣的是,权力结构的变化可能会产生一些微妙的人事、布局上的变化,但不会有大政方针的改变,还是主导。第二是政治关系,我觉得目前还很难评估,基本不会有大的冲击,始终是重视欧洲或者西方和重视亚太地区,他自己强调是并重的方针。在亚太地区,尤其对中国,他们是非常重视的。我觉得中俄友好、中俄战略对话、协作态势还会继续,虽然有些具体问题,比如边贸、石油、军事合作方面会有一些小的问题,但是大局还能够期待明年之后中俄关系的发展。如果说有一些不确定的,下一步俄美关系,或者俄国和西方的关系要朝什么方向走还是要看一下的,也许有变数,也许有新的调整,但中俄关系我没有感受到会有大的变动迹象。

2007-12-27 10:47:09

邹东涛:

今天是2007年的岁尾时节,大家都在翘首即将来临2008年。最岁尾时节,筹备这两本黄皮书的发布会和研讨会,我有很多感想。昨天12月26号是诞辰114年,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了《走进》,展示了中国1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和个人的奋斗历程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个月底,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年纪念日,我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29年的历程,因为这29年来,我对中国改革发展研究思考一天也没停止,因此有一点思考。

29年以来,中国的GDP平均增长率高居世界第一,这点是世界上除了中国的所有国家都没有做到的,所以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今年年初公布,06年的数字,GDP是9.8,GDP总值20万亿多,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长率高于去年同比数据,而今年年底现在还没有公布,到年初公布,GDP平均增长率将会高于2006年,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蝴蝶煽动翅膀能够掀起纽约股市的风暴,近两年以来已经被世界股市证实了。中国经济风驰电掣的增长备受世界各地关注和世界各国中国FANS的热情欢迎。

在2007年即将过去,2008年即将到来,而且2008年是世界中国年,刚才王逸舟先生已经讲过了,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研究国际上的情况,因为中国的高速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这29年来中国高速发展,不仅与中国国内的长期稳定有关,而且也与世界总体上对中国的安定环境有关。所以未来的持续发展必须研究世界政治环境,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王逸舟、李向阳这两位高端专家做这项工作是对中国的贡献,也应该是对世界的贡献。这些年以来,这两位副所长一直在做这两本书,每年都有很好的反响。过去两周,都是着眼于地缘经济、地缘政治,现在世界的发展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已经一去不返了,叫世界经济、世界政治。这个世界已经叫地球村了,不管距离多远,也会影响到整个世界。

2007-12-27 10:48:24

邹东涛:

中国的高速增长对中国是好事,对世界也是好事,但世界的关系比较复杂,国与国的关系,它强调一种利益,而不是友谊之说。都是各国权衡利益的一个美好的语言,但是本质上还是各自发展自己,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对于中国的发展叫好,大国也赞赏,但大国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一方面要利用周围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给他的国家带来好处,另一方面又极不情愿中国高速增长,中国的地位上升。

里海的油气开采历史有多久?

在发现中东石油之前,里海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石油市场的支柱。

13世纪马可·波罗就在其书中提到,听说巴库附近有一个石油泉,可用来烧火。巴库是拜火教徒崇拜的“永恒火柱”的所在地,那些火柱实际上是从石灰岩裂缝中喷出的可燃气体形成的,而这同石油蕴藏有着莫大的关联,在巴库郊区,现在仍保存着完整的古老的拜火教神庙。

1901年,里海的原油产量达到1100万吨,占当时世界原油总产量的50%;在当时的世界石油贸易中,里海占30%。1940年,仅阿塞拜疆一地的石油产量就达2200万吨,占当时的苏联全国产量的70%。伊朗在里海基本没有进行油气勘探开发。2004年伊朗进行了第一次招标,并在2005年开始对里海深水部分进行钻井,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就产量分成协议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进行了磋商。

一、阿塞拜疆

位于阿普歇伦半岛上的巴库的石油,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形成规模开采。1875年的开采量为8.3万吨,10年以后达到187.5万吨。石油开采在前苏联时期仅次于俄罗斯居第二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里开采的石油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08年,巴库的石油产量失去了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优势。1923年,为了开发比比艾巴特油田伸向海中的部分,于是向海里填土,在人工小“半岛”上钻了一口井,在井深460米处喷出了石油。这是开发里海石油的开端。1925年,在浅海区堆筑了一座人工岛,用来打井。建人工岛造价太高,这里采取了建造木头栈桥的办法,开采水深1米的浅水区的石油。

当阿塞拜疆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后,巴库的石油不再出口,国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少。由于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资源,阿塞拜疆的石油逐渐被冷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库的石油开采量不足全苏联石油产量的10%,阿塞拜疆再也不是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了。

自1994年以来到2001年底,阿塞拜疆先后与外国石油公司签署了15个勘探开发合同,合同区面积10590平方千米,其中海上面积6860平方千米。主要的外国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Salyan、阿吉普、中国石油和Moncrief等。

在海上对外合作方面,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塞拜疆通过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同外国石油公司谈判签署了一些石油合同。1994年9月,与阿塞拜疆国际营业公司(AIOC)签署了第一个大型海上投资项目。以后,1998年末和1999年初,CIPCO 和NAOC集团由于打了一批干井而停止作业,这些银行集团勘探Apsheron sill以北的构造,这些构造即使在前苏联时期也被认为没有前景。但是,由于油价回升和原油外输问题的解决,仍然不断有公司前来谈判项目。

陆上石油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北部的希阿赞地区、半岛西南方向的古布斯坦和希尔万地区,以及萨良平原。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上石油在阿原油年产量中的比重已下降至1/4以下。阿塞拜疆最大外国石油开发商——英国石油公司(BP)曾称,阿里海大陆架探明石油储量约10亿吨,天然气储量1.37万亿立方米。最新的预测称,阿里海大陆架石油远景储量35亿~40亿吨,探明剩余可采储量30亿吨。天然气远景储量18万亿~20万亿立方米,探明剩余可采储量8500亿立方米。

二、土库曼斯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为600万~700万吨,但从8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苏联解体导致的经济联系破裂、开发中的油田的储量逐渐耗尽,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开始大幅减少,到1996年时已减少到440万吨。随后,土库曼斯坦开始有计划地增加石油产量,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南卡梅什雷扎矿区开发一批新油井,使一批停产井复产,用高压气举法改造一批老油井,鼓励一批外国公司参加里海陆架及相邻区域的开发项目等。如今,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在95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产量的0.005%。

土库曼斯坦是一个天然气输出国。天然气主要出口独联体国家,少量输往西欧。以1990年产气量877亿立方米为例,本国国民经济只需要80亿立方米,其余全部出口。

最近几十年来,土库曼斯坦加强了在其所属里海区域的油气勘探作业,实际上这里所有的水域都能引起专家们的勘探兴趣。经过多年的勘探,在这一地区的陆地和陆架上共发现了至少161处石油天然气矿,包括至少30处石油和天然气矿,131处天然气和天然气凝析油矿。此外,土库曼斯坦国家地质康采恩下属的钻探企业在其他优先开发的天然气富集区也进行了大量勘探作业。

三、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特别是濒临里海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备十分丰富。其中濒临里海的阿特劳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79处。该州已开发的田吉兹、克罗列夫、肯拜和伊马舍夫等四大油气田最为有名。曼吉斯套州是濒临里海的另一个富油区,其已探明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69处。2003年该州石油(包括凝析油)产量为1365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卡沙甘里海陆架油田的开发给曼吉斯套州经济带来了新的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据资料显示,里海陆架石油总储量为130亿吨,其中卡沙甘油田储量为50亿吨。曼吉斯套州从2003年11月底开始在其濒临图普卡沙甘海湾的巴乌切诺镇建设里海石油开采保障基地,准备大规模地开采里海石油。关于里海陆架石油开采问题,哈萨克斯坦政府经过与国际财团激烈讨价还价后,最终决定以意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为主,壳牌石油公司参与投资开发。

卡沙甘油田区块位于北里海水域。油气勘探、开发的产量分成协议包括卡沙甘、卡拉姆卡斯和卡伊兰3个油田。协议签订于1997年11月8日,1998年4月27日生效。最初的签订合同方为阿吉普、BG、英国石油(哈萨克斯坦)、Statoil、美孚(哈萨克斯坦)、壳牌(哈萨克斯坦)、道达尔(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里海陆架公司和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西哈萨克斯坦阿克赛地区的卡拉恰甘纳克凝析油气田是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油田。据评估,其石油储量达27亿吨。2003年8月1日,该油田已经通过里海输油管道向欧洲地区供应石油。克孜勒奥尔达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11处。此外,在较为贫穷的南哈萨克斯坦州也发现有储备较大的天然气井,并于2003年完成了一起建设工程。南哈萨克斯坦州天然气田建设完成投产后,将基本满足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包括江布尔州奥塔尔热电厂的天然气供应。

阿克纠宾州是中国石油企业最早参与哈萨克斯坦石油开发的地区。该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19处,其中扎纳诺尔油田的控股权为中国石油总公司所掌握。

截至2007年11月哈萨克斯坦已运营的油田共55个,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油田有7个,它们依次是:田吉兹油田、乌津油田、卡拉恰干纳克油田、卡拉姆卡斯油田、热得拜依油田、让那诺尔油田、库姆科尔油田。2002年哈萨克斯坦产原油4700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原油3927万吨,同比增长21%;出口总值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工业前景看好,特别是里海海上油田开发有巨大潜力。石油工业已成为目前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经济领域,至2003年3月油气领域共吸引外资119.3亿美元。

四、里海划界

1991年以前,里海是平静的,那里没有争议,更没有冲突。因为那时无论按传统还是地理位置,里海都被认为是苏联和伊朗的内湖。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里海地区不断发现大规模的油气田。根据西方石油公司估计,这一地区有可能继海湾地区之后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主要供应地之一。因此新独立的里海沿岸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都要求重新确定里海法律地位,而里海油气资源的开采权自然也就和划界问题联系在一起。

伊朗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对里海进行划分,并和土库曼斯坦一起要求各国按各占20%的份额平均划分里海。这样便形成了目前以伊朗、土库曼斯坦为一方要求5国均分里海,和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为一方要求按中心线划分里海的局面。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过于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其能源供应安全存在隐患,因此它们对能源来源多样化的愿望使里海地区成为追逐热点。美国凭借同阿塞拜疆的密切关系,一直竭力介入里海能源开发,主张里海是“海”,这样便可使至少一半已探明的里海油气资源归阿塞拜疆所有,以便自己从中牟利。

五、中哈管道

1997年以前所完成的管线,都是为将前苏联内部间连接而设计的,都经过俄罗斯。

在事关地缘政治的油气管线方面,有专家认为,用里海经伊朗到海湾的管线运送石油到西方和亚洲的石油消费国最为便捷,成本最低,但美国不愿把控制权交到伊朗手中。而俄罗斯在中亚油气交易中一直保持主导地位,西方国家也担心自己能源来源多样化受俄罗斯牵制。为与俄罗斯争夺里海石油控制权,美国修建了一条绕过俄罗斯的石油运输管道。这条输油管道从阿塞拜疆的巴库起,经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杰伊汉,全长1730千米,于2006年7月投入运营,年输量为6000万吨,成为该地区第一条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

美国与欧盟还倡议铺设穿过里海海底的跨里海管道,该项目一旦建成,就可与巴库—第比利斯—埃尔祖鲁姆管道连接,使中亚天然气可以不受俄罗斯控制而输往国际市场。

1997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提出修建中哈石油管道计划。当时中哈商定共同铺设一条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岸边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长达3000多千米的石油管道,总投资为25亿~30亿美元,整个石油管道分三段:第一段从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第二段从肯基亚克到阿塔苏;第三段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从阿特劳至肯基亚克之间的这段管道已于2003年3月由中哈双方合资建成。2005年12月15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竣工投产,是中国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也是战胜美国及俄罗斯的唯一一条从里海通往亚洲的运油通道。该管道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2006年全线贯通,每年输油能力为2000万吨,该管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将为我国能源的安全供应提供重要保证,2008年1季度俄罗斯Gazpromneft和TNK-BP公司允许通过该管线出口石油1.2万桶/天,中哈输油(阿塔苏—阿拉山口)管线的油源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Aktobe油田、CNPC和Kazmunaigaz共同投资的Kumkol油田。

2007年8月18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联合公报》中计划将里海石油管道与中国石油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另一处油田和管道相连接,建成一条从里海横跨整个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的出口路线,此外该管线可连通中亚各国油气,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表述,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管线还将输送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它将成为中亚第一条非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路线。2008年7月,中哈天然气管道开始建设,它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的组成部分,全长1300千米,由中哈双方合资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西起土库曼斯坦,穿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通向中国的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管线总长约1万千米。管线建成后,土库曼斯坦将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1994年俄罗斯提出动议,中俄合建一条输油管道,把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蕴藏的丰富石油销往中国。2001年两国政府签署协议,拟共建安加尔斯克—中国大庆石油管道(安大线),但2002年底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等突然提出建设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石油管道(安纳线)以取代安大线,此后俄罗斯又推出了泰舍特—纳霍德卡方案(泰纳线)。

“对于俄能源资源来说,中国无疑是最大、最稳定的市场,通向中国的渠道也最安全、最便捷”。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俄罗斯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蓄积量分别占世界的40%和45%。而鉴于东北亚国家正在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领导力量,俄罗斯也已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东北亚市场作为战略重点。俄罗斯希望东方市场将来要占全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的38%。从外交角度看,俄罗斯现在西部安全环境形势严峻,需要以中国作为依托,发展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现在还不能说俄罗斯的发展重点已经东移,但至少可以说俄罗斯已将开辟东方市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作为战略重点,做了比较详细的战略部署。俄罗斯有意搭乘亚太经济发展的快车,这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是一个机遇。

六、近年新发现

1.阿塞拜疆的油田

BP公司在2006年10月25日称,由BP公司作业的阿塞拜疆Azeri-Chirag-Guneshli(ACG)特大型油田群储量由54亿桶升至65亿桶。AGG油田群是BP公司牵头的Baku-Ceyhan管道的主要原油来源,该管道将从阿塞拜疆向土耳其地中海沿岸每日输送100万桶以上原油。这将占到全球原油需求的1%,并将成为非欧佩克国家主要的原油来源,尤其对于中国和印度等能源需求急速上涨的国家而言。

2.俄罗斯的油田

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2月报道,俄罗斯在里海发现了一个大型石油和凝析油田,在其尤兹诺—拉库塞厅娜雅构造上发现井的轻质、低硫石油日产量为800吨,被称为俄罗斯近10年来最大的发现。此油田位于阿斯特拉罕南部西南方面220千米处,探明原油8.16亿吨、天然气336亿立方米,初期资料表明可日产原油1.36万吨。

3.哈萨克斯坦的油田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截至2007年底,哈萨克斯坦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1.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在前苏联国家位居第2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831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1位。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曼格拉克半岛和里海洼地。主要的油气田有田吉兹、卡拉恰干纳克和卡沙甘。

田吉兹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生产油田,位于里海北部滨海沼泽区,该油田于1979年发现,1993年投产,估计石油储量150亿~260亿桶,探明石油储量60亿~90亿桶,为世界第12大油田。2007年石油日产量平均为28万桶。

卡沙甘位于里海北部,该油田的开发者为Agip KCO公司。卡沙甘油田是自1968年以来全球发现的最大油田。Agip KCO公司估计卡沙甘油田探明储量为130亿桶,总资源量为380亿桶。因为各种原因,该油田的投产时间由2005年推迟到2008年。

七、里海油气对中国的影响

里海是继波斯湾之后又一块世界级的产油区,被誉为21世纪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之一,仅哈萨克斯坦属里海部分预计石油地质储量就为134.5亿吨。中国海油一直期望进入该地区。

早在2003年,中国海油就差点购买全球最大的石油开采项目——北里海项目的部分股权。

2003年3月,英国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BG)同意退出里海北部合作开采协议,并拟将其所持的股权平均出售给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两家中国公司。此后,两家公司分别于当月与BG签署了意向性协议,将各自出资6.15亿美元收购该项目8.33%的股权。但由于这一项目的其他两大股东壳牌和埃克森美孚选择行使优先购买权,使中国海油及中国石化进军里海的计划最终化为泡影。北里海项目无功而返,在当年曾被视为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遭受的重大挫折之一。

2005年9月9日中国海油总公司宣布,已与中国石油集团和哈萨克斯坦油气股份公司签署备忘录。三家公司将共同进行达尔汉区块的前期勘探工作。达尔汗区块亦是北里海项目的一部分。这是继中国海油2003年收购北里海项目权益未果后,中国石油公司首次进入里海地区。

除中国海油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陆上油气开发方面与里海地区合作也是相当紧密的,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对里海的重视。

里海地区对于我国的油气安全供应及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我国相邻的里海地区理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里海与我国具有传统上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融,具有良好基础和诸多共同利益。“上海五国”定期峰会为开展合作提供了保障机制,边界问题的解决又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增加了相互信任。里海的能源开发、经济发展及政治稳定对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其二,里海是连接俄罗斯和海湾的重要枢纽,参与里海石油开发,不仅有利于发展我国与俄罗斯、海湾国家的关系,而且在里海、西西伯利亚、海湾诸石油资源区连接成片以后,可以发挥我国在里海地区的石油合作基地作用,通过里海获取源自伏尔加—西西伯利亚地区、海湾地区稳定的石油供应,开辟我国石油供应的陆路通道。

其三,里海地区与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油源区相比,虽然目前的可采储量尚不及后者,但西西伯利亚属于俄罗斯一国所有,而里海地区则属于多个国家,里海各国纷纷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石油私有化进程加快,并对国际石油资本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各国家间呈竞争态势。一旦合作实施,相对不容易因我国与某一国的关系起落而危及在该区域的整体石油利益,反而对我国进口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原油是一个有利的筹码。

其四,在以石油、天然气相关能源为基础的地缘政治中,里海位于心脏地带。控制了里海油气资源,就可能在全球能源的战略格局中取得主动。

其五,从地区能源连接的层次分析,未来只有把新疆和里海的油气资源一并考虑,我国的西油、西气东送战略才有坚实的实现基础。

最后,里海经济仍低迷,急切地期待着国际资本的参与,这为我国参与石油投资提供了机会。由于里海各国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油气深加工能力薄弱的现实,我国在参与里海石油投资时,可以强化下游企业的合作,可与之合资合营炼油厂,直接或间接加工里海石油,上、下游合作,部分用于国内市场,部分给里海各国或输送到其他进口国,这对各方都有好处。由于里海地区各国均为内陆国,急需出海口,故重建欧亚大陆桥、恢复“丝绸之路”向东的窗口是其共同的愿望。我国可为里海诸国提供任何西方国家、俄罗斯等均无法提供的资源,因为我国是里海向东通往世界市场和出海口的必经之路,所以它们对我国参与里海石油勘探、开发持积极态度。向东输送,不仅符合里海诸国能源出口渠道多元化的需要,而且有助于里海诸国获得能源上的独立自主。所以就地缘政治高度而言,里海对我国加大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里海地区由于石油资源的巨大潜在价值,对于石油消费大国、周边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世界各国纷纷以战略的眼光参与到里海的竞争中来,里海石油将成为21世纪国际石油政治的新热点。我国要把握机遇,适时出击,才能从中获取最大收益,才能维护好国家能源安全。

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必将导致其成为世界各个利益集团的争夺之地。沿岸各国之间、美俄之间必将在此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战。而作为经济高速发展,拥有日益增大的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中国,能否在里海分得一块蛋糕,分得一块多大的蛋糕,将对未来中国能源的供应稳定、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愿“第二个波斯湾”对我国、对世界的发展起到持续积极的影响。

引起中国油价上涨是什么原因?

1、国内税率很高

国内汽油税率很高,与国外有一定差距。根据相关数据,消费税占26.81%,增值税占14.53%,城建税占2.89%,其余为企业所得税等。所有税收加在一起,汽油税高达48.05%,而汽油的实际成本价只有51.95%。在美国,虽然各州的税收不同,但几乎是中国的三分之一。

2、美元贬值

2008年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存在。2008年一升汽油只要6.3元,现在不可能了,买同样的一升汽油需要更多的钱。与此同时,美元一直在贬值,而人民币却在升值,这也是国内油价只涨不跌的原因之一。

3、国际油价不等于市场价格

国际原油价格对后期油价有影响,对当前油价没有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最大买家是“三桶油”,但国际原油的定价权掌握在美国手中,所以美国的购买价格比我们便宜得多,所以销售价格更低,汽油的零售价格由原油成本、炼油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进口环节成本、政府税费等组成。

4、精炼水平低

原油需要提炼,所以需要有一定的损耗。国内原油炼制损失很大,国内汽油炼制水平的精炼油率只有60%。因为缺乏先进的炼油技术,如果有先进的技术,100L的原油至少可以得到80L的汽油,而按照目前国内的炼油水平,只能得到60L,所以油价自然高。

中国油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了解后,那中国油价受下列因素影响:

1、国际油价。国际油价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中国油价的变化,国内油价的调整机制遵循国际油价。

2、OPEC和其他主要产油国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

3、宏观经济。世界主要国家如中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增长将影响国际油价,当经济繁荣时,需求会增加,油价也会上涨。经济不景气,需求减弱,油价就会下跌。

4、通货膨胀。一旦市场上有充裕的资金,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此时大部分东西的价格都会上涨,油价也不例外。

5、国内原油产量。如果国内原油产量大幅增加,油价就会下跌。目前国内油价较高是因为中国进口依存度较高,一旦发现大油田,有望解决国内原油依赖问题。

6、原油进口渠道受阻。石油进口渠道的收紧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国内油价。

7、市场炒作。原油是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因此,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大资金参与其中,短期内资金的炒作可能会使国际油价大幅波动。

英国怎么买车英国买车全攻略

在英国买车要注意的事项有点多,下面就是相关攻略,在国外买车要办理的手续可能和国内的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小伙伴们在去之前要好好做好功课,因为买车确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在英国开车注意事项

中国的驾驶执照在英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只能使用一年。这里说的一年是从护照签发之日起开始计算一年

(有些朋友会认为是从自己开车的那年开始算),这个和香港驾驶执照以及国际驾驶执照都是一样的,即只能使用一年。以前持香港驾照可以转换为英国驾照,从2014年开始这项规定就取消了,必须重新参加考试获得英国驾照。

在英国开车最初会有些不习惯,一个是要靠左行驶,再就是英国的道路都是比较弯曲,很少有像国内那样直的马路,而且坡路也比较多,斜坡起步是一定要会的,不然跟在你后面的鬼子就要冷汗直冒了。因为英国的雨水多,所以为了防滑,路面都比较粗糙,车在路面上行驶时的声音也相对较大,尤其是在晚上,因为车比较少,所以可以冒险开开快车,很刺激,有点NEED

FOR

SPEED的感觉。城区内的道路都比较狭窄,但因为大家都很遵守交通法规也很礼让,所以行车的速度还是挺快的。城区内的单行道也很多,所以要对道路比较熟悉,不然错过了一个路口就要绕个大弯才能回去。

还有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停车。特别是在大城市,想在稍微热闹一点的地方虽然说没有登天那么难也差不了多少。要不然就要找付费的停车场,各个地方的价钱不同,按小时收费。

有些免费的停车场也可以暂时停放车辆,但也要了解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不然等你回来之后心爱的座驾或许就面目全非了。

汽车盗窃在英国可是属于高发案件,贵重物品最好不要留在车内。

开车之后当然就会非常关心油价。英国的油价在欧洲是首屈一指的,在世界范围内我想也得数一数二。目前的油价差不多是112p/升,这个价格可是美国的两至三倍。油价里大约60%是税,自从工党执政以来油价年年都在涨,许多英国人对此怨声载道,希望油价能够下调。

在英国,任何时候追尾者都是过错方,即使是你急刹车,如果有人追尾,也是追尾者错,是他没有保持良好车距,发生事故不要慌。当警察一开警灯,哇啦哇啦跟在你车后,并打左转向灯时,他是让你停车,不要一味的跑,因为他经常是为了你的的尾灯不亮而让你停车,或给你什么提醒,没什么大事。

如何买车

车辆来源

同学朋友,当地报纸,一二手车场,校园布告,二手车网站。推荐www.autotrader.co.uk英国最大的二手车网站,车主会在网站上发布信息,可以直接联系车主看车。

询问车辆信息

价钱好车况又好的车总是很快就能卖掉,所以如果你真觉得可以考虑,就不要犹豫,尽早跟车主联系。电话里要问清楚一些问题(有的已经在网上标出):

1.自动挡(auto)还是手动挡(manual)

2.里程数(mileage),以前有几个车主(owner)

3.有没有出过事故,有没有fullhistory

4.有没有打捞salvage的纪录,engine有没有翻修(rebuilt)或者水淹过(flooded

);有这三点任何一点的,都不要考虑,可能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变成一堆废铁。

5.最近有没有什么新更换的parts,如果是newtires,newbrake,new

battery之类的,可以放心,如果是重要的部件,比如transmission(变速箱)就要留心了。

6.空调工作怎么样。

7.问他车有什么毛病,虽然他未必说实话,如果他告诉你的毛病不可忍受,你就可以省了白跑一趟。

还要问MOT和路税还剩多长时间,也算你衡量车价值的一个系数。

最后和他约怎么见面,然后你就可以去看了。还有个问题,本来是挺重要的,就是他为什么卖车。如果他回答是买了新车,或者要搬家了,或者急需现钱,通常是比较好的,但是现在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他通常都会告诉你上面这几条,所以这个问题可以问,但是不要太当真了。

看车与试车

如果你不会开车,一定要找开车比较熟的朋友带你去,需要试开一下。以下这些是要看的:

1.外观,有没有撞过的痕迹,尤其是发动机外面,那里的碰撞有可能会影响发动机的功能,如果有,就要小心了。

2.

车的struts,好象就是减震悬挂的那个东西,看看外套是不是锈的厉害,如果锈的很厉害而且有破损的话,你的车开起来很可能会晃的特别厉害,稍微速度快一点,底盘就会撞地。高速上也会不稳定。

3.看底盘上有无漏机油的痕渍,

老车都有点漏油,通常如果很轻的话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你可以伸手到底盘上摸一下看看。漏油是非常难修的毛病,如果底盘厚厚的一层油,可能就是漏的很厉害,你就需要仔细考虑了。

4.检查一下各灯是不是工作正常,大灯,转向灯,刹车灯。

5.

检查离合(手动车),先踩到底,试试硬度,如果非常费力,可能就是磨损的比较厉害了。然后打着火,拉起手闸,慢慢松离合,如果车熄火,说明没有slippery。在打着火大约一分钟之后,离合踩到底,抬起大约一厘米,然后挂一档和倒档,如果挂不进去或者很困难,说明离合系统有问题,可能需要修理。另外让朋友帮助试车的时候,可以在30mph的速度时,踩下离合不要放,让车滑行的时候试挂2,

3,4,

5挡,因为速度不匹配,所以不必放开离合,只要能顺利挂进去就可以了。如果某个挡不容易进去或者能听到金属撞击的声音,说明这个挡的同步(synchronizer)

可能有问题。不要用这个方法试一档和倒挡,那两个档车在行进中是不可以挂进去的。

6.transmission,这个我不懂,自己试着看看是不是smooth吧。

7.刹车,让你的朋友帮你开车的时候试试让他自己感觉吧。刹车的时候车不应该有振动,不应该跑偏。要做EmergencyStop,看刹车是否及时,

车子没有倒向一边,而且没有刺耳的声音。

8.刹车和离合的液压传动,

刹车和离合踩下去都应该是感觉弹性很好,而且如果你用力的话,踩下去的感觉是平滑而且连续的。如果时软时硬,或者一脚踩到底踩不动之后,踩住不动,发现又可以渐渐地往下走,都有可能是液压系统的问题,可能会漏。

9.

空调,打着火之后,过几分钟,风口就应该处来很凉的风了,否则就有可能工作不好。修空调很贵,如果你拿不准它的毛病该怎么修的话,最好开到一个车库仔细检查,或者就不要买。但是英国很多老车是没有空调的,只有换气功能,不能制冷和制热。

10.车里面我就不说了,旧车总是乱七八糟的,可能还很脏,没办法的事。

11.找个拐弯,在20

miles/hour左右的速度快打方向盘,留心听前轮附近有否嘎拉嘎拉的声音,如果有的话,就是cv-joint的问题,两个方向都要试试。如果是方向盘的轴上发出吱吱的声音,一般来说不是问题,只是橡胶老化需要润滑了。

12.一定要上高速试车,看看在70

miles/hour左右的时候是不是还是工作正常,最好能开个十几分钟,看看发动机会不会过热(overheat),如果没有,下来之后让它在那里idle个10分钟,看看会不会过热(条件不允许就算了)

注意:在车行和好点的二手车场买的车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而且还有3个月的Guarantee。

价钱

先看标价,如果太高或太低,就要注意了。可以到上文提到的网站上查找同款式同年代的车,参考一下这些车的价格,会对你有帮助。

如果最后决定买了,就要讲价了。讲价也很重要,你不管你多喜欢那辆车,都不要让车主看出来你很急迫。旧车通常都有一堆毛病,很多无关紧要,但是都可以用来讲价,至于怎么讲,自己发挥去吧。

通常新生买车有两个毛病,一个是太急作决定,另外就是贪便宜。这样都不好,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多看几辆车。也不要太贪便宜,有句话叫做toogoodto

be

true。太好的东西行有可能有看不出来的大毛病,如果车况很好,车主又不肯降价的话,你可以等下一辆,或者就不要太在乎多花两三百镑。修旧车是个无底洞,贪几百块的便宜,很可能将来要付出上千块的代价,而且还花很多精力,给生活也带来很多不方便。

交易

在英国二手车可以自由交易,且交易手续极其简便,最快几分钟即可完成。英国每辆机动车均有车管局颁发的登记证书(Registration

Certificate,即V5C表),登记证书上除标明车辆品牌、型号、牌照号、底盘号、发动机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外,还专门设交易栏(New

Keeper)供二手车交易使用。交易步骤十分简单:

第一步,买方检查车况并且试驾后查验该车与登记证书是否相符、有无有效年检证书;

第二步,买方在交易栏内填写姓名、出生日期、住址、驾照号码、车辆行驶里程和交易时间(用以界定责任);

第三步,付款并开立手写收据;

第四步,卖方将交易栏附栏(NewKeeper

Supplement)撕下交给买方,买方当场即可将车开走。买方可在2个月内凭交易栏附栏证明自己合法拥有此车。卖方会尽快将登记证书寄到车管局,以便车辆过户,买方一般2-3周即可收到车管局寄回的以买方名义注册的新登记证书。

一切决定之后就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记得先买保险,再把车开回家,虽然出事的几率很小,但是不要冒险。

目前政府官网已经开通了在线转让汽车的业务,你可以在政府官网完成汽车转让业务,而不用填写和邮寄V5C了。

购买汽车保险

保险种类

在英国开车没有汽车保险是违法的。所以一定要买保险,这个也是在英国开车最复杂的一项。主要的保险分三种:

THIRDPARTYONLY第三方责任险;

THIRDPARTY,THEFTANDFIRE第三方责任险,偷盗以及火险;

COMPLEHENSIVE全险。

第三方责任险——负责除了自己车子以外的所有损失,就是发生交通事故赔对方车子的维修费用,不负责自己车子的偷盗以及火险。

全险——负责所有的损失。包括自己拿车撞墙,保险公司也得赔。

在英国买保险有个EXCESS

FEE,就是你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前要付的垫底费用,一般不满25岁的人是300镑左右,取决于买保险是保险公司和买方的协议,一般垫底费用高,保险费用就相对低。

推荐一个网站可以给出许多保险公司的报价,并作比较。

保险费用

保险支付——有一次性付款和分期,推荐分期。

保险费用——保险费用决定因素有:驾驶员的年龄,开车的车龄,车子的保险级数,以及保险的种类。

另外一个要特别介绍能够为您减少很多费用的是NCD或者NCB,NoClaimDiscount/NoClaim

Bouns。在英国如果你开车几年,没有向保险公司索赔过,那么你的保险公司就会给你多少年的NCD,这个在你新的保险公司同样适用,一年以上20%,逐年递增,到5年,就是FULL

NCD,可以到60%的折扣。所以如果您有中国的某个保险公司出具这样的证明,就可以有折扣。

一般一个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刚刚拿到英国驾照,没有NCD,一辆3000镑左右的车,保险大概得接近2000镑吧,所以直接去保险公司买保险十分不值。

另外,千万不要去有些国人那里买那种很便宜的保险,他帮你做保险的时候会改你的年龄,给你使用假的NCD,不仅出了事索赔不了,而且警察要查出来了后果很麻烦,切忌!

购买路税

车必须有路税才能上路这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些人甚至是大多数人认为在路税截止日期到了以后还有一个月的延时

,这是严重错误的。只要是路税到期,车就有被拖走的可能,被拖走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警察的临时检查,二是停在大街上遇到检查人员。

这里会有两种情况:

第个是被城管看到,那等于直接拖车,第二个是被巡街的步行警察看到,他们会先通知你挪车或劝你买路税,给你一些时间,如果不按要求做,他们会通知城管拖车,

这里请大家千万要相信虽然英国人很懒,但是检查人员确实还会出没的,而且很有时间规律,并且你的车很有可能会在早上8点到9点时无声无息的被拖走。

当然如果你能把车停在私人停车场,比如自己家的花园

FLAT停车位收费停车场等地方,他们是无权进入并拖走你的车的,或者你技术好,把车停在一个除了你之外别人谁也弄不出去的地方,也不回被拖的.....

路税是必须买了车辆保险之后才能交的,严格的说是有了保险文件才可以交。和保险比起来,路税要便宜多了。在英国,交路税需要3个文件:

1、车辆注册文件(VehicleRegistrationDocument)-车辆拥有者的证明文件;

2、车检证明(MOTtestcertificate)-

英国规定每辆车每年都要做一次检查,以确保车况的安全;一般的修车行都可以做MOT,费用取决于修车行,一般40英镑右。

3、车辆保险证明(Certificateofmotorinsurance);

英国的路税是在邮局购买的,当场缴付钱款(creditcardordebit

card),分半年或一年交(半年的加收10%手续费)。有的人分期缴付保险费,等交了路税以后再把保险退掉,这是做法是不合法的,英国的罚款很厉害,所以切勿用小聪明挑战法律的公正性。还有就是要注意:路税过期晚交也会被罚款。请注意:

车主表上的名字必须与保险上的名字相符合。

交税方法请参考:在英国如何为汽车缴纳路税?

官网:车辆年检

MOT一做就是一年,合理收费是40-45镑。但是是在你的车无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做过MOT的朋友应该有经验,

想要合理的收费就去正规的车场比如白人的,就算花上两三百镑甚至更多心里也舒服,毕竟是明码标价。但是如果去小的车场就有被骗的可能

MOT做完了他有可能FAIL你~这样的话白白花去四五十镑,我说的是可能,这个大家都明白,你车况好你运气好40就过也是可能的...

不过给你列出一个表格的情况,上面写上4到5个毛病然后告诉你需要300-400镑才能修好,我想大多数人都遇到过吧,没做过MOT你可能会不信那就去做一个试试。

MOT主要针对于整体外观、大梁、中轴、钢圈、轮胎、刹车、排气、灯光系统,这里要说一点注意的是:一般的车,我说的是大多数的,

都多多少少会出现排气管FAIL的问题。

排气管一般上说分为3-4个部分,也就是说排气管是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这其中常见的问题是,排气管泄露、抖动、派气量过大,

一般的英国白人车场是不修理这种问题的,他们只会要求你换新的排气管,而全新排气管的花费实在很难很难让人接受。

下面我只是为大家提个建议:如果是排气管泄露问题,可以找印巴人开的车厂,可以很简单的告诉他,我的车没有通过MOT是因为排气管泄露问题(exhaust

leaking)帮我"弄好"他们一般就明白了,花不了多少钱MOT就过了。

如果是抖动问题(exhaustshaking)同样办法价格会更便宜,找个东西HOLD住就行了,如果是排气量过大的问题

有个比较便宜的解决办法,换汽油滤芯(价格100镑左右)通常都会使你的排气量下降不过如果不行,那就只能去换exhaust了。

为什么英国的车都很小

英国的车辆相对较小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道路狭窄:英国的城市和乡村道路通常比较狭窄,车辆需要适应狭小的道路空间,因此较小的车辆更容易驾驶和停放。

2. 高油价:英国的油价相对较高,较小的车辆通常比较省油,这对于车主来说是一种经济上的考虑。

3. 环境意识:英国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较小的车辆通常排放较少的废气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4. 城市拥堵:英国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较小的车辆更容易在拥挤的道路上穿行和找到停车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英国的车辆普遍较小,但仍然有各种类型和尺寸的车辆供消费者选择。这是因为车辆大小的选择取决于个人需求、预算和使用场景等因素。